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提要
(2009年7-12月)
论 文
俄语语言学
李锡胤:浅介(俄)В. В. Мартынов教授《通用语义符码YCK-3》中的基本思路(《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会森:谈“俄汉语用对比”(《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家骅:“知道”与“认为”句法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3期)
张家骅:再议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价观(《中国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俄语年文集)》2009年9月)
张家骅: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言学中的预设概念(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家骅: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言学中的预设概念(三)(《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郑述谱 梁爱林:国外术语学研究现状概观(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郑述谱 词汇研究——俄国语言学的亮点(《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黄忠廉:翻译思想≠翻译理论 ——以傅雷、严复为例(《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黄忠廉:葡萄与葡萄干:各有其味(文汇读书周报,2009-07-03)
黄忠廉: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上海翻译》2009年第4期)
黄忠廉:苏联术语研究的发展及其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薛恩奎:俄语中多义现象和语义构词(《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4期)
彭玉海:论动词转义的题元结构变异机制——动词语义的认知转喻研究(《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彭玉海 于鑫:动词“看”的集成描写研究(一)——汉语认知句法问题分析(《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彭玉海:《汉语多义动词“看”的句法性能》(《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孙淑芳 王 钢:取效行为的内蕴、分类及表达手段(一)(《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孙淑芳,王钢:取效行为的内蕴、分类及表达手段(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李 勤:指称理论及句子的命题结构(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蔡 晖:试论转喻的认知基础(《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靳铭吉:далеко与вдали等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俄语虚词系列研究之(一)(《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3期)
靳铭吉:副词еще与“再”的语义及交际功能对比研究——俄语虚词系列研究(四)(《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春新:谈谈教学词典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俄罗斯文学
金亚娜:果戈理别样的现实主义及其成因(《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
周启超:“开放”与“恪守”,“解构”与“建构”——今日俄罗斯文论气象剪影(《文学理论前沿》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刘 锟:梅列日科夫斯基主观批评视野中的普希金(《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专 著
黄忠廉:《译文观止》,语文出版社,2009年7月
彭玉海:《语义动态分析方法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郑述谱:《基础汉语学习字典(英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