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日常工作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13年第2期(总第51期)

作者:基地   时间:2013-07-10   点击数:
一、中心要闻
 
(一)“全国俄罗斯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2013年4月13—14日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三方共同主办的“全国俄罗斯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会议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王永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吴晓都研究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俄罗斯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关系,现阶段俄罗斯文学最新研究动向,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交叉研究,俄罗斯思想文化研究等多个议题展开。研讨内容广泛深入,角度新颖独特,观点独辟蹊径,会议场面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充分。文学和艺术是文化中最美好的构成,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助于拓宽俄罗斯文学研究视角,聚焦俄罗斯文化的热点问题,符合我国“文化强国”、“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
——张杰雅 讯
 
(二)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6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东北文科重点基地在创新中前进》一文。文章报道了东北地区的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传统、学术视野、国际交流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俄语研究优势和特色。
    文章指出,凭借深厚的俄语教学与研究传统,中心在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已取得众多标志性成果。然而,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中心高度重视自身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注重向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应用性研究的转型。
    近年来,中俄高层对话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发展。在已有国际合作基础上,中心将加大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课题的申报力度,除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俄罗斯国际杜布纳大学等高水平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课题研究外,中心拟联合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术语机构申报2013年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术语学理论研究及术语教育”。
    在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学术界已经成为世界学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学术创新于深厚传统中,关注重大国际学术问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必将做出重大贡献。
——信  娜 讯
 
(三)俄罗斯科学院术语学家С. Д.舍洛夫来中心开展科研合作
 
    2013年4月26日—5月10日,俄罗斯科学院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术语中心主任、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俄方主席С. Д. 舍洛夫教授作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做了四场专题报告,分别为《术语及其在专业词汇中的地位》、《术语概念结构的发掘及其运用》、《词典学基本概念与俄罗斯词典的基本类型》和《如何在词典中呈现词汇单位的语义》。
    舍洛夫教授在每次报告中都旁征博引,与听众互动,并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俄罗斯专家的讲座促进了中心与国际人文社科研究机构,高校及国外专家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了语言、文学、文化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开阔了视野,极大地推动了中心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叶其松 讯
 
(四)孙淑芳教授、刘锟研究员参加了第五届斯拉夫语言、文学暨文化——现代世界中的斯拉夫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5月4—5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刘锟研究员赴台湾政治大学参加了第五届斯拉夫语言、文学暨文化—现代世界中的斯拉夫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台湾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主办,并得到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有来自俄罗斯、芬兰、捷克、比利时、渊大利亚、德国、日本、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与会者分为两个会场6个场次,就12个主题做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孙淑芳教授就俄罗斯语言语义学的新发展做了报告,刘锟研究员发言探讨了洛谢夫美学理论的几个问题。此次会议促进了国内外斯拉夫研究者的沟通和相互学习,也打开了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国际学术界相互了解的通道,可以认为此次会议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提高学术研究水准的有利契机。
——信  娜 讯
 
(五)中心“俄语语言学创新研究团队”推出首批学术成果
 
    2013年1月,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俄语语言学创新研究团队”入选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
    自组建以来,创新团队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潜心研究,刻苦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黄忠廉教授申报的《文学汉译生命气息研究》被批准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彭玉海教授申报的《俄罗斯民族主干文化概念分析与解读》被批准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创新团队共推出3部学术专著,分别为:《俄语经贸合同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俄汉标题对比研究》(商务印书馆)、《应用翻译学》(国防工业出版社);创新团队成员在《上海翻译》、《山东外语教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上述成果进一步展示了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及学术影响力,为中心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  娜 讯
 
(六)黄忠廉教授等一8人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
 
    2013年5月17—19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应用翻译与全球信息共享,参会代表来自近2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教师代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邀作大会发言《应用翻译学之名与实》。中心另一参会代表信娜在小组会上发言,题目为《术语翻译专业语境制约机制论》。中心翻译学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分别在小组会上发言,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两年一届的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在国内影响深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的研究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信  娜 讯
 
(七)语言大师华劭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坛讲坛
 
    2013年6月28日,语言大师华劭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坛讲坛,作了一场从语言研究到言语研究,涉及语义、语法、语用三的方面的精彩报告,报告由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主持,中心、俄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等单位师生4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华劭教授主要以自己的专著《语言经纬》为切入点,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分析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些问题,如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问题、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问题及语用学中的交际主体人的因素等。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视野,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激发了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热情,而且对中心的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杨  松 讯
 
(八)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被聘为牡丹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2013年6月25日上午,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的“俄罗斯当代语言语义学新发展”学术报告会暨孙淑芳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院长刘玉霞代表学校向孙淑芳教授颁发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聘书。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俄语、韩语、日语专业以及其他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和聘任仪式。
——杨  松 讯
 
(九)黄忠廉教授被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2013年6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杏坛学堂”翻译卓越人才实验班开班暨黄忠廉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孙文亮代表学校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颁发了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聘书,并与黄教授共同为“杏坛学堂”翻译卓越人才实验班揭牌。
——信  娜 讯
 
(十)《光明日报•光明讲坛》全版刊发黄忠廉教授学术演讲
 
    2013年4月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在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做了一场以《林语堂: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为题的学术演讲,2013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光明讲坛》全版刊出。黄忠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口,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值得学习和效仿。这是中心学者个人演讲第二次全版刊于中央大报,充分彰显了中心学术研究的实力和国内影响力。
——信  娜 讯
 
(十一)《外语学刊》在文章转载方面实现突破  
 
    《外语学刊》是中心承办的外国语言研究类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目前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
    2013年,在文章转载方面,《外语学刊》实现零的突破,相继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2013年第2期和第6期全文转载文章2篇,分别是2012年第5期刊发的《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作者:魏在江,西安外国语大学,字数:26000字)和2013年第1期刊发的《转喻中的语义变化模式》(作者:吴莉,黑龙江大学,字数:9000字)。
    语言类期刊所发文章的转载一直很困难,半年内能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两篇,表明《外语学刊》的学术影响力逐步增强。
——信  娜 讯
 
二、交流与合作
 
(一)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应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之邀做学术报告
 
    2013年4月18日—21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应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邀请分别做了题为《语言间接现象说略》、《意向功能与情态意义》、《语用学与俄语教学》的学术报告。
    《语言间接现象说略》涉及句子与语句的关系、语言间接现象的界定、直接言语意向和间接言语意向、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等问题;《意向功能与情态意义》涉及意向功能与交际类型、句子和语句的关系、意向功能与交际情态意义、意向功能与客观情态意义、意向功能与主观情态意义、情态词、言语行为动词,以及施为句等八个问题;《语用学与俄语教学》对如何贯彻语用学思想,如何提高俄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信  娜 讯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福聚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
 
    2013年6月4日下午14:00时,中心语言·文学·文化讲坛(第7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国内古俄语和斯拉夫比较语言学专家马福聚在汇文楼309作题为“俄语词语演变及与斯拉夫语的比较”的学术讲座,报告由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主持,中心、俄语学院3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马福聚教授围绕若干俄语词语演变的“故事”,分析现代俄语中的隐现元音、呼格、名词特殊变格形式、形容词长短尾用法的变化等问题。最后,马福聚教授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大家不仅加深了对俄语词源及构词方面的认识,还开阔了视野,为自己接下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理论素材。
 ——叶其松 讯
 
(三)黄忠廉教授参加“全国翻译学研究型科学实验暨教材研讨会”
 
    由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翻译学研究型科学实验暨教材研讨会”于2013年月5日11—12日在长沙中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的国内学者近百人莅临大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以《导师指导下的MTI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新探》为题做了大会发言,以翻译角度独特的眼光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
——信  娜 讯
 
(四)黄忠廉教授应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之邀做学术报告
 
    2013年5月16日—6月4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之邀分别作了题为《翻译研究如何原创》、《语言生命气息如何旅行》的精彩报告,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翻译研究如何原创》从多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中国翻译原创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注重培养翻译者对事物分析理解能力,着重摸清事物特性,细致感受事物深度,在比较中剔出事物主要特性。随后进行了析例训练,强调翻译研究对翻译事实的敏感性,只有善于理论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再加上细腻品味,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原创;在《语言生命气息如何旅行》中黄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就有关硕博论文选题、科研项目研究、翻译硕士、博士报考等问题与与会者进行了语重心长而又发人深省的交流,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信  娜 讯
 
(五)刘锟研究员参加“重新阅读苏联文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22至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重新阅读苏联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层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家学术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中心研究员刘锟代表中心参加了会议,她就苏联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问题做了发言,并参加了关于苏联文学热点问题和最新观点的讨论。此次会议在加强对苏联文学和文化价值的反思,促进中俄文化的对比、理解和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杨  松 讯
 
(六)刘锟研究员做客阳光讲坛
 
    2013年4月20日晚6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刘锟研究员做客阳光讲坛,做了一场题为《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化》的报告。
    刘锟研究员从基督教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关系的根源—斯拉夫语言文字的创造到罗斯受洗事件开始,分析介绍了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中的重大事件,从东正教的主要特征如静观性、聚合性、内省性几个方面,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俄罗斯文化中的典型东正教观念,如弥赛亚观、善与恶的观念、罪与罚、苦难与救赎、怜悯、女性观以及宁静主义等的本质特征在俄罗斯民族心理和行为模式中的体现。
——信  娜 讯
 
三、科研成果
 
    论文类
    提  要:俄国文学之所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深远的思想史意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民族心理和宗教传统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共同塑造了具有强大思想史意义的俄国文学。
    关键词:俄文学史;思想史
 
    黄忠廉:林语堂: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光明日报》2013513日)
    提  要:同为翻译家,提起严复,国人几乎人人知晓;说起林语堂,国人所知不一定胜过国外。说怪也不怪,严复是文化译入的典范,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是文化译入的典范,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是文化译入大国,文化译出弱国,身为文化译出高手的林语堂鲜为人知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口,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值得学习和仿效。
    关键词:林语堂;文化译出
 
    张家骅:语义预设与双重否定(《外语学刊》2013年第3
    提  要:吕叔湘先生曾举例指出,否定的否定,结果是肯定,这个肯定不等于除去两个否定剩下来的东西,但是也有两个否定恰好抵消的,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情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命题态度动词词汇语义结构角度分析语义预设对于命题态度动词谓语句的两个否定结果的影响,尝试回答吕叔湘先生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语义预设;陈说;蕴涵;主位;述位
 
    冯  柱:句法构式对动词体貌语义的扼制研究(《外语学刊》2013年第3
    提  要:句法构式要求构式内的谓语动词用体和构式意义一致,否则构式会对动词体的语法意义进行语义扼制,以消解语义矛盾,实现句子的合法性。本文揭示并存句法构式和结果句法构式对俄语动词体的语义扼制现象,并进行汉语方面的相关探索。
    关键词:句法构式;动词体;语义扼制  
 
    彭玉海,于  鑫:动词隐喻象似的实质及表现(《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第1期)
    提  要:象似性问题的分析对于隐喻的构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隐喻象似性的实质及表现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非对称性”、象似性的完形感知、隐喻象似性的语境性实质以及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类型(具体表现)。这两大方面的分析内容深入了解认知象似性、认知隐喻及其与动词语义衍生之间的关系颇有价值。
    关键词:俄语动词;认知隐喻;象似性;实质;表现
 
    陈  平,黄忠廉,郝翠翠:俄语MTI翻译工作坊及其教学模式之创建 (《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第1
    提  要:MTI旨在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本文基于三年的培养实践,创建了俄语MTI的有效培养模式,即学生选材自译、集体训练、导师改批、自我提升等培养程序。该模式能训练自主选材、共同提高、体悟过程、自我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因此而增强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技能。
    关键词:MTI;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
 
    王  永:在大自然中找寻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俄罗斯文艺2013年第2期)
    提  要:列维坦是公认的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风景画大师。作为能引起人们“诗意情绪”的画家,大自然在画家的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宽广的河流、姿态万千的树林、瞬息万变的天空、静穆的教堂和墓地——典型的俄罗斯自然景色给画家带来无穷的艺术灵感。在一幅幅风景画里,列维坦不仅把俄罗斯大自然描绘得出神入化,而且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体现出鲜明的人道自然主义观。
    关键词:列维坦风景画生态观
 
    周启超: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核心理念与发育轨迹(《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提  要: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发育似有一个可以辨析的年轮:1971年面世的《从作品到文本》堪称其文本理论建构的轴心。在之前的4年与之后的4年里,巴尔特从作者功能、文体生成、阅读与书写机制、文本类型等界面,精心构筑其作品/文本理论,显现出不断深化的探索轨迹。清理这一轨迹,有助于反思巴尔特的文本理论之学术史价值与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当代文学理论;文本理论;罗兰·巴尔特
 
    周启超:“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提  要:伊瑟尔的文学作品“两极说”,从接受美学维度力主“作品大于文本”,而不是文本大于作品,这是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唯文本主义”理念的一种对话。伊瑟尔的文学文本“召唤结构说”,依据现象学原理深入阐发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内在依据,既有别于精神分析学对阅读心理对无意识的阐释,又不同于“读者反应批评”文论所宣扬的文本虚无主义与读者至上主义。伊瑟尔这样的作品观与文本观,丰富且深化了当代文论的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
 
    提  要:应用翻译学首先是对应用翻译的研究,其次是对翻译学普通理论应用于翻译或非翻译领域的研究,最后才是对其他学科理论应用于翻译或译论的研究、基本译论用于翻译实践的研究、基本译论用于非翻译领域的研究、来源于译论对其他理论的类比应用、其他理论挪用于翻译或译论的研究。
    关键词:应用;应用翻译学;学科;来源
 
    刘丽芬:俄语先例现象标题借用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提  要:先例现象是指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具有一定结构定型的、可以复现的、具有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语言现象。它常见于标题,其借用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照搬;二是变动,即完全借用和部分借用。最常见的是部分借用,主要有成分替换、成分截短、成分添加、语法变化、成分错合、替换字母、标点符号、成分分解、提问方式、混合型等。分析标题先例现象的借用方式,旨在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以及未俄语教学、俄语标题拟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俄语;先例现象;借用方式;完全借用;部分借用
 
    周启超: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
    提  要: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学术之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的启示,在于其“反独断反霸权反终结”而提倡“对话”、“倾听”、“共生”的人文建设精神,在于其积极地“参与性”理念与自觉的“外位性”立场。前者在召唤人们对生活要葆有一种有责任心的“参与性”—参与活,参与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互动与建构;后者在提示人们对现实要葆有一种自觉的“外位性”—高扬主体性、尊重差异性、守持超越性、追求对话性。
    关键词:巴赫金;复调理论;人文科学研究
 
    提  要:文章以俄语中带-ся被动态动词、非宾格动词和主动态反身动词为对象物,对其内部语义表现和语义变化所蕴含的题元结构实质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试图在动词(句子)语义同题元理论之间确立一个新的结合点,弄清语义机制内部的题元结构变异理论问题。这有助于提高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主动—被动语义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主动—被动态语义;非宾格动词;题元结构变异
 
    著作类
    王  钢:泥版书:楔形文字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月。
    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很多国家曾广泛使用过的一种文字类型,虽然所写的语言各有不同,但在外形上都是由一些小楔形笔画组成的符号,这是由于使用泥当纸、芦苇杆儿作笔在泥版上摁出符号的结果。这种文字在纪元以后已逐渐失传,直至近代考古学者在西亚及其邻近地区进行的发掘工作才从地下挖出无数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数十万件完整和残缺的泥版,正反两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无人认识的楔形文字。经过一些学者们艰辛而又曲折的努力,一些楔形文字终于考释成功。此前,由于史料匮乏,我们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知之甚少,泥版上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在那里曾有过的失落了的远古的文明。
 
    刘文飞: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月。
    这部《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俄国文学史中最优秀的一部”。作者米尔斯基起初是当作教材来写作的,具有“通史”性质,它实际上由两部文学史组成:1)《自远古至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时的俄国文学史》,2)《当代俄国文学(1881—1925)》,其文字简洁优美,观点新颖独到,长期以来被欧美各国名校的斯拉夫系选为专业课本,在西方斯拉夫界享有盛誉,好几代学者都深受其影响。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巨著的翻译出版无疑填补了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疏忽和缺失。
 
    孙淑芳、刘玉宝:俄语经贸合同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5月。
    《俄语经贸合同翻译教程》提供了我国对俄经贸活动中常见的几十种合同样本的汉语译文、各类经贸合同中常用词语、句式的释义,编写了培养学生言语技能的练习,并给出答案。全书共15课,合同结构、贸易合同、供销合同、供货合同、货运合同、保险合同、劳动合同、租赁合同、仓储合同、承包合同、服务合同、借款合同、委托合同、合资企业组建合同、合资企业章程。本书从选材到编排均体现了教材所应用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内容新等特点
 
    黄忠廉、方梦之、李亚舒:应用翻译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5月。
    本书系原创性理论著作,从立说、专论和交叉轮三个方面构建应用翻译学。第一部分为总论,从宏观上为应用翻译学立论,包括创建论、来源论、现状论、体系论;第二部分为分论,从微观上探讨应用翻译学的基本内容,建立其理论架构;第三部分为关系论,探讨翻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成的关系学科,其他学科在翻译(学)中的应用及翻译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刘丽芬:俄汉标题对比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5月。
    本书主要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必要时从语用价值角度探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称名结构标题;并列结构标题;问—答并行结构标题;黏着结构标题;特色标题。通过研究,在相互参照的前提下从形式和语义揭示了俄汉语典型标题类型及其突出的标题特点,尤其是发现了俄汉语内所不能发现的特点,并对俄汉语潜在的标题结构进行了预测。
 
    杨黄海、郑述谱:基于互联网的专业术语翻译法,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3月。
    本书对专业术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入微的剖析,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在翻译领域创立了一种以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为数据基础,以一系列独创理念、全新原则为理论依据,集成了俄语、英语、数学、IT知识的系列方法与技巧为手段的创新翻译方法。并率先提出了以存在性、形象化及量化为依据的翻译质量评判标准,这在翻译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该书所述理念和原则教会读者用跨学科知识解决语言翻译问题,从而打破了传统理念上的专业和语种的局限和束缚。
——信  娜 讯
 
四、科研项目
 
(一)张政文教授获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张政文教授申报的“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获批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50007)。
 
(二)彭玉海教授获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彭玉海教授申报的“俄罗斯民族主干文化概念分析与解读”获批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40011)。
 
(三)彭玉海教授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结项获优秀
 
    2013年5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彭玉海教授主持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俄语动词隐喻理论”(项目编号:10D017),经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结项证书编号:2013057)。
——信  娜 讯
 
五、科研获奖
 
(一)张家骅教授获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近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张家骅教授获得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名称为“‘知道’与‘认为’句法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获奖证书编号为15055。
 
(二)黄忠廉教授获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近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获得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成果名称为“翻译方法论”,获奖证书编号为15060。
 
(三)彭玉海教授等获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佳作奖
 
    近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彭玉海、刘锟、叶其松、张春新获得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佳作奖,获奖成果名称分别为“试论动词隐喻映射”、“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从术语学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的定名”、“语言中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获奖证书编号分别为15503、15338、15564、15574。
——信  娜 讯
 
六、人才培养
 
(一)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题报告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3年4月19日下午14:00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题报告答辩会如期举行。
    贺莉的研究题目是《外语思维视阈下语用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研究 》,合作导师是邓军教授;王林的研究题目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海峡两岸译本比较研究》,合作导师是黄忠廉教授;张禄彭的研究题目是《21世纪俄罗斯计算语言学前沿研究—以“对话”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为语料》,合作导师是薛恩奎教授 ;付晓的研究题目是《Е.В. 帕杜切娃的语义学研究》,合作导师是孙淑芳教授;卢婷婷的研究题目是《政治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合作导师是李洪儒教授。
    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以上5位答辩人符合博士后流动站开题报告答辩要求,准许进一步就此研究题目就行研究。
——郑  琪 讯
 
(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期检查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3年5月23日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期检查答辩会如期举行。杨利芳的研究题目是《Н.Д.阿鲁秋诺娃的主要学术思想研究》,合作导师是孙淑芳教授;姜涛的研究题目是《动态平衡视域中的英语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研究》,合作导师是李洪儒教授。
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以上两位博士后的论文符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期检查答辩要求。
——信  那 讯
 
(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3年4月25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如期举行。刘辉的研究题目是《学术期刊论文中方法部分研究》,合作导师是严明教授。
    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梁茂成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彭玉海教授、李洪儒教授。
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刘辉的论文符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要求,准许进一步就此研究题目就行研究。
——信  娜 讯
 
(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3年5月29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中心会议室(文博楼A408)举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0级、2011级4名同学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张志军教授、靳铭吉研究员、张春新研究员、叶其松副研究员。袁玉华的研究题目是《俄汉语形容词配价对比研究》,指导教师是薛恩奎教授;邓继思的研究题目是《俄语言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指导教师是彭玉海教授;汤玉婷的研究题目是《俄汉全译之合译研析》指导教师是黄忠廉教授;卢雨霞的研究题目是《特殊会话含意的实证分析》,指导教师是惠秀梅副研究员。
    答辩委员会对答辩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宣读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并就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提问,答辩人进行解答、说明。经过投票,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论文答辩,并将结果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
——信 娜 讯
 
(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3年4月27日,中心举行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出席答辩会的有理论语言学方向和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老师。
理论语言学方向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李洪儒教授、彭玉海教授、靳铭吉研究员、惠秀梅副研究员。硕士生的研究题目分别为《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俄语现状研究》、《俄罗斯语言政策研究》、《Судьба观念分析》、《论语篇的主观情态性》、《俄语转递动词的语义性能》、《俄语动词думать的语义研究》、《俄语青年俚语的文化阐释》。应用语言学方向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黄忠廉教授、李洪儒教授、彭玉海教授、张春新研究员、叶其松副研究员。硕士生题目分别为《俄汉全译之分译研究》、《俄汉缩译初探》、《俄汉阐译研究》、《俄汉摘译研究》、《俄汉语专名成语对比》、《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对比》、《俄汉语词典中专业词汇对比研究》。
    各组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以上14位答辩人符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要求,准许进一步就此研究题目就行研究。
——叶其松 讯
 
七、学术沙龙
 
(一)中心举办第三十五期翻译沙龙
 
    2013年4月26日18:00 时,第三十三期翻译沙龙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沙龙活动的有黄忠廉教授,翻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首先,顾俊玲做了题为《误译标准论》的主题报告,就确立怎样的误译标准与大家进行讨论。黄忠廉教授做了题为《如何找到汉译生命气息》的主题报告,其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大家在报告撰写以及相关翻译问题受益匪浅。接着侯影和孙秋花带来论文提纲,向同学们和老师征求意见和建议。最后,魏来通过两段电影的字幕翻译和大家共享自娱自译的成果。
    本次沙龙圆满结束。在座学生踊跃发言,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和互动,黄教授给予详尽的点评,传授严谨的学术之风,同时肯定学生们所做成果,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郎需静 讯
 
(二)中心举办第三十六期翻译沙龙
 
    2013年6月2日9时,第三十六期翻译沙龙在哈尔滨欧亚之窗主题公园顺利举行。参加本次沙龙的有黄忠廉教授,翻译学硕士、博士,MTI毕业生等。
    首先,博士生纪春萍作了题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谈一篇文章的诞生》的总结报告,在文章的酝酿、写作、修改三方面与大家交流了心得和经验。随后博士生顾俊玲、硕士生韩倩分别带来了《误译判定标准论》、《分译概念界定》,并就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老师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之后大家进行了翻译实例的赏析,博士生孙秋花率先就隐喻中的繁化、移化、换化分别举例;硕士生郎需静、杨丽、刘丹、常金雪也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翻译佳例,给大家的学术研究增添了语料。
    此次沙龙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交流了学习上的心得体会,研究生们获益匪浅。
——常金雪 讯
 
(三)中心举办第三十七期翻译沙龙
 
    2013年6月30日15时,第三十七期俄语翻译沙龙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沙龙的有黄忠廉教授、翻译学硕士、博士等。
    首先,博士生纪春平做了题为《俄汉翻译教材编写理论基础》的报告,在座师生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随后博士生顾俊玲、侯影分别带来了《批判思维护养》、《评< 应用翻译学>》和《汉译文学性研究》几篇文章,针对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大家进行了讨论,黄教授一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硕士生郎需静就《俄汉译评研究》第一章写作中的困惑,和大家进行了交流。MTI2011级硕士生张婷婷做了题为《致我逝去的志愿者生活》的报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经验。李明达做了题为《科学翻译之关联词который 》的报告,文章将科技翻译材料与全译七法相结合。
    本次沙龙圆满结束,在座学生踊跃发言,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和互动。作为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沙龙,黄教授针对每位同学假期的学习任务和计划分别进行了安排与部署。
——刘  丹 讯
 
八、中心学术刊物目录
 
《外语学刊》2013年第2期
 
语言学
○引进与诠释
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田海龙 张向静(1)
广告类超文本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李德志(7)
言与非言的多模态隐喻研究…………………………………………………………王  凤(12)
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缘起与进展………………………………………………………代树兰(17)
 
○整合性研究
语义学和语用学,得一可安意义之天下
    ——小议互补主义和语用学的跨学科潮流…………………………………… 侯  国(24)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话语制衡的批评话语分析……………………………………汤红娟(36)
商谈伦理学视域内的话语共同体建构
    ——商务英语系列研究之三…………………………………………………… 严  明(41)
异常语言现象:类型与归因探索………………………………………………………王  蓉(45)
 
○本土化探索
兼语N2的衔接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牛保义(50)
中式礼貌语境中的缓和语语用研究…………………………………………周  华 韩晓惠(58)
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形式的对比分析
    ——新闻话语系列研究之一……………………………………………………高小丽(64)
《杜拉拉升职记》语码转换现象实证分析……………………………………………张  卿(71)
言语行为理论与实践
    ——以中英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语料为例……………………………………尚晓明(75)
 
●语言哲学
○专题研究
语言哲学在中国:问题、进路和方法…………………………………………………江  怡(81)
 
○引进与诠释
Brandom的意义整体论和交流观……………………………………………………王爱华(84)
日常语言与形而上学
    ——基于转换语法的形而上学分析可行吗?…………………………戴  晓 羚黄敏(90)
语法的内在与外在
    ——维特根斯坦和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对比研究之三……………………范连义(97)
 
●翻译研究
冷眼看世界:叙述视角关照下的《红楼梦》英译…………………………刘泽权 谷香娜(103)
清末译者与读者关系考察……………………………………………………………涂兵兰(110)
 
●外语教学
论网络依托型ESP教学模式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刘  欣(114)
模因论视域中的大学外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整合研究……………………………姚  晶(120)
基于笔语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学生词汇发展研究……………………………………栾  岚(126)
 
●文学研究
从《柏勒罗丰》看约翰·巴斯对神话想象与现实的双向超越………………………马汉广(131)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还原…………………………………………………张 园(137)
 
信息窗
“2013年第八届西方语言哲学夏哲院”通知………………………………………………(35)
“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封四)
 
 
《外语学刊》2013年第3期
 
 
●语言学
○本土化探索
语义预设与双重否定……………………………………………………………………张家骅(1)
阐释动词与叙实动词对比分析…………………………………………………………王洪明(8)
句法构式对动词体貌语义的扼制研究…………………………………………………冯 柱(14)
 
○整合性研究
再论语言、认知和现实世界…………………………………………………绪可望 徐文秀(19)
转折关系的预设研究………………………………………………郑  丹 田文霞 张  锐(24)
英汉论辩体裁介入系统跨文化对比研究……………………………………………刘  丹(31)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雪莱诗歌通感隐喻探析……………………………王晶芝 朱淑华(36)
 
○引进与诠释
溯因推理在约束论中的应用研究……………………………………………………张旭红(42)
俄语覆盖类动词有规律的多义聚合体………………………………………………蔡  晖(48)
基于认知构式语法的构式项压制现象研究…………………………………赵凌珺 卢  植(55)
从关联理论到“广义认知语用学”
    ——近20年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回顾与思考…………………………………胡  璇(60)
 
●语言哲学
○专题研究
特约主持人:钱冠连
语言的指引性浅谈
    ——以早期Wittgenstein和禅宗为例……………………………………………梁瑞清(66)
论认知隐喻学:两个“意义”的区分……………………………………………………熊学军(73)
 
○引进与诠释
作为语言意义的意识世界的建立……………………………………………………张  宏(78)
笛卡尔哲学思想的本体论语言哲学解读……………………………………………肖志红(82)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本体论语言哲学解读………………………………刘汝荣(87)
 
●翻译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中语言模因幽默的翻译…………………………………………苏奕华(90)
零翻译类型研究………………………………………………………………………李家春(95)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字幕翻译对比研究
    ——以Ocourse和TFL两字幕组翻译作品为例……………………陈晓莉 钱  川(100)
 
●外语教学
场景主语结构的二语习得顺序及影响因素探究………………………… 郭  巍 王义娜(104)
“效率”视域中的二语习得路径研究………………………………………………王  鉴(109)
沉默期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刘东楼 周  海(114)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研究………………………………………………王晓妍(119)
 
●文学研究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男性人物命运
    ——以《接骨师的女儿》为例…………………………………………………王  宇(123)
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
    ——再论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曹志明(129)
奥尼尔悲剧的互文性解读……………………………………………………………王德庆(134)
论翻译文学对小说发展的形塑作用…………………………………………………李红丽(139)
 
●信息窗
第七届全国语义学研讨会通知…………………………………………………………………(7)
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在杭州成功召开……………………………………………(72)
外语学科建设与学术刊物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外国语》高层论坛胜利召开…………(113)
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高端论坛顺利召开……………………………………………………(142)
中国首届国外语言学本土化论坛即将召开………………………………………………(封四)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
 
 
语言研究
俄语功能交际语言学教学法语言模式框架下的功能交际语法概说………郭淑芬 王仰正(1)
汉语先例现象标题借用方式…………………………………………………………刘丽芬(10)
语言观的转变:从工具论到本体论……………………………………………………惠秀梅(20)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动词分类问题……………………………………………………张  红(27)
俄汉阐释动词语义句法对比…………………………………………………………王洪明(44)
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的同义词差异研究……………………………………………孙敏庆(52)
 
文学研究
漫谈契诃夫笔下人物对生活的“怕”…………………………………………………张中锋(61)
作为戏剧家的莱蒙托夫与普希金……………………………………………………黄晓敏(70)
斯穆罗夫解码——论纳博科夫的小说《眼睛》………………………………于  微 戴卓萌(76)
 
文化研究
试分析概念“ДУША”的形象化模式…………………………………………………柯琼蓥(81)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