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日常工作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14年第1期(总第54期)

作者:基地   时间:2014-04-10   点击数:
一、中心要闻
 
(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作会议
 
    2014年3月29日上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北京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中心”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旨在打造国家对俄战略高端智库。本次会议主要讨论和决定中心近期建设运行的重大事项及国家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筹备工作事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所长、前驻俄罗斯联邦大使李凤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永全以及我校党委书记刘德权、副校长丁立群等20多名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刘德权书记代表我校和中心致辞,分析了我校牵头组建中心的基础和实力,概括介绍了中心一年多来的运行情况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强调指出黑龙江大学始终把对俄办学战略放在学校工作中最突出的位置,大力支持中心的科研协同和体制机制改革、有效聚集国内外对俄研究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为中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努力将中心打造成国家对俄战略高端智库。
    随后,社会科学处李洪波处长通报了教育部《关于组织填报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电子申报材料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介绍了中心此次申报的筹备情况。丁立群副校长详细介绍了《认定申报书》的撰写情况,提出了《认定申报书》在重大需求、平台建设、实施情况、代表性成效、体制机制改革和执行情况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会专家就《认定申报书》的设计、思路、论证、材料、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认定申报书》下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最后,刘德权书记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此次会议是进一步推进“2011计划”实施的一次重要会议,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
——信  娜 讯
 
(二)《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科网》报道中心对俄战略智库建设
 
    2014年2月10日和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科网》分别刊发题为《学术研究为中俄深化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的文章,报道了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过程中,中国的俄罗斯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对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服务对俄战略智库建设情况的报道。
    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非常关注俄罗斯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转型研究,主要以俄罗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俄罗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功能以及使命为研究对象,关注俄罗斯白银时代哲学、当代俄罗斯哲学、俄罗斯文化学的当代形态。
    凭借积淀深厚的俄语教学与研究传统以及黑龙江大学全方位对俄办学的优势,中心在俄罗斯语言文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标志性成果。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近年来中心科研工作的重心向服务于智库建设的基础研究拓展,注重产出智库类研究成果,以国家急需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着力打造服务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国家级智库。
——信  娜 讯
 
(三)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
 
    2014年3月7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深入阐释中俄人文合作框架下的俄罗斯研究。
    孙淑芳教授指出,国内俄罗斯研究在语言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俄罗斯语言学的创新研究;二是俄罗斯文学研究,包括俄罗斯古典文学、白银时代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及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当代文学等;三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转型研究;四是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性研究,如俄侨历史文献档案保护开发利用研究、中东铁路俄文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问题。
    孙淑芳教授表示,在以上领域,国内俄语界近年来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未来的俄罗斯研究中,应积极推进中俄人文合作框架下的俄罗斯研究,关注中俄人文合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例如,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发展与中国文化对俄传播研究;当代俄罗斯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元素研究;中俄文化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建构功能研究等。要注重产出符合中俄两国交往发展需求的成果,为国家文化繁荣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依据。
——信  娜 讯
 
(四)中心筹备举办第四届“术语与知识”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加强中国术语研究者、术语工作者与国外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术语学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术语学学科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В.В. 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以及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隶属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术语与知识”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6月6–8日在莫斯科召开。
    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术语的哲学问题;术语学和术语编纂发展史;本国术语资源;俄语术语与俄罗斯术语学发展史;汉语术语与中国术语学发展史;对比术语学研究;术语学中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认知术语学对术语学的贡献;术语棱镜下科学世界图景的民族特点等。此次合作是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贯彻执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举措。通过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这一合作平台,将加强与波兰、捷克及其他欧美国家的联系和交流,扩大中心术语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践行“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术语学研究团队的联系,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切实提高我国术语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信  娜 讯
 
(五)中心筹备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编辑部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拟于2014年7月18—20日在黑龙江大学召开第十五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促进洋为中用、引进创新是历届会议的宗旨。本届会议涵盖当代语言学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句法学、音系学、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体学、历史语言学、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等。为了加强某些单项领域在我国的引介与研究,本届大会突出两个主题:1)语力与情感研究;2)语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
    本届会议与历届会议相同,将为年轻的语言学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叶其松 讯
 
(六)中心筹备举办“俄罗斯和中国:合作历史与前景”国际学术论坛
 
    为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与俄罗斯相关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俄语学院、俄罗斯研究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拟于2014年5月18–19日共同举办“俄罗斯和中国:合作历史与前景”国际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的目的是就中俄发展、交流和加强中俄学者间学术对话,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会议的主题是中俄社会、经济、学术和文化等领域发展与合作的当前问题。来自中俄两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将就“中俄人文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当代俄罗斯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中俄两国在学术和教育领域内的合作以及跨文化交流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杨  松 讯
 
(七)俄语语言文学梯队获批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一层次培养梯队
 
    2014年3月5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借召开省长特别奖表彰大会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际,为省领军学科梯队授牌。我校俄语语言文学梯队成功入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一层次培养梯队,这也是我校唯一入选的学科梯队。
    根据《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黑政办发[2012]87号文)规定,经基层推荐,专家评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于2013年6月24日对获得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一、第二层次拟培养对象进行了公示。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分3个层次打造5个国际一流、30个国内一流和500个省内一流的领军人才梯队。第一层次力主打造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梯队。拥有学术造诣高、国内著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如两院院士、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专家),研究内容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近5年有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或发明奖)二等奖,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研究成果。
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获批成为俄语语言文学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后备带头人。
——杨  松 讯
 
二、交流与合作
 
(一)郑述谱教授赴北京参加《新时代大俄汉词典》编纂与出版工作会议
 
    2014年3月3日,《新时代大俄汉词典》编纂与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有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辞书研究所所长郑述谱教授(主编),商务印书馆同仁马福聚(副主编)、吴安迪(编委)、周洪波(副总编辑)、崔燕主任、冯华英(责编、编委)。
    本次会议主要就词典后期工作的安排、词典的定名、词典的署名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商讨。《新时代大俄汉词典》由商务印书馆与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辞书研究所共同策划编纂,其前身《大俄汉词典》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
——陈  雪 讯
 
(二)黄忠廉教授应上海师范大学之邀做学术报告
 
    2014年3月12日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之邀做了题为《导师指导下的MTI翻译工作坊自我训练》的精彩报告,受到师生的充分肯定。
    3月13日下午以“汉译何时才心动”为题给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成为该院“华英论坛”启动以来首位校外专家。报告结束后,黄忠廉教授也成为首位与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结对的名师,学院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拜师仪式,丁大刚和谈剑明两位翻译研究方向的青年老师正式拜黄忠廉教授为师,他们将在导师详实的指导计划下,不断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拜师仪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照国教授主持。
 ——信  娜 讯
 
(三)叶其松副研究员参加第五届俄语研究者国际大会并赴莫斯科城市教育大学讲学
 
    2014年3月18日—20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参加了莫斯科大学语文系主办的第五届俄语研究者国际大会,并赴莫斯科城市教育大学讲学。第五届俄语研究者国际大会的主题为“俄语:历史使命与现代性”,会议吸引来自世界各地近400名俄语研究者参会。叶其松老师参加“词典学与术语学”的分组学术讨论并发言。此次会议为加强与其他国家俄语研究团队的联系和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莫斯科城市教育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术语学家阿维尔布赫(Авербух К.Я.)的邀请,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赴莫斯科城市教育大学作题为“中国术语学:历史与现状”的讲座,该院5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并对叶其松老师所作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杨  松 讯
 
(四)刘锟研究员赴南开大学参加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4年3月21—24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刘锟研究员赴南开大学参加了由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会和南开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为几个主题对俄罗斯文学当下的热点问题以及与文化的关系进行的广泛的讨论,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刘锟研究员就自己对关于洛谢夫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发言,并深入阐述了自己关于洛谢夫美学理论和名谓哲学思想的观点。此次会议为加强学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定位起到了指引和促进作用。
——刘  锟 讯
 
 
    论文类
    黄忠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术批判与学术研究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6日)
    提  要:读人书文,若能添加批判,则可增己识见。批者既不全面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则能促进学术发展。被批者若能善待批判,则学途顺畅;若惧怕批判,则荆棘丛生。不妨笑对批判!只有弱者才把批判视若嘲讽,愤然处之,恶言相向;只有强者才把批判视若清风,坦然迎之,从善如流。不因尖锐的批判而生气,真话总是不对胃口,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师生互批,亦师亦友,有利于教学相长;同仁相批,如切如磋,可营造学术气场,可成为构文的门径、著述的例解、立论的借鉴。批判见微知著,宏微兼顾,可深化学术研究;智慧地批判有助于完成学术的构建与原创,批判性思维的护养是学术训练的必经之路,磨砺方法催生选题是学者成熟的终生阶梯。
    关键词:学术批判;学术研究
 
    提  要:术语学发展到21 世纪,仅以印欧诸语言为基础建立普通术语学或理论术语学,其弊端或不足是不言而喻的,基于语言对比和跨文化的术语研究应是术语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语系差别较大的术语之间的平行比较与相互转换研究,将极有助于打通中外术语研究的壁垒,并据此反观汉语术语。中外观照的宏观系统不仅可以拓展汉语术语研究的视野,更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术语研究中发出应有的声音,奠定独特的地位,作出独到的贡献。突出术语学研究中的中国元素,加强汉语本土术语研究,加强汉外术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将会彰显术语研究的中国气象或曰中国气派。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与术语学研究的德奥学派、加拿大学派和俄罗斯学派比肩而立的中国学派。
    关键词:中国元素;术语学
 
    彭玉海、于鑫: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模式(《外语教学》2014年第1期)
    提  要: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与一系列认知、语义文学相关联,隐喻相似性和映射是其灵魂和内核,在此基础上认知隐喻生成具体的操作模式,形成动词隐喻模式的次范畴。本文从俄语动词隐喻的实际出发,提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次范畴模式,对它们进行新的定位、阐释,分析与它们相关的理论问题,考察其认知特点和运作方式。这将有助于从深层次揭示俄语动词认知语义的隐喻机制、深入了解动词认知隐喻建构及动词多义性的语义衍生问题,同时能为其他词汇单位的隐喻意义认知分析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俄语动词;隐喻模式;多以衍生;认知语义
 
    提  要:严译八大名著无一全译,而是采用了“非正法”——变译这一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摄取西方学术思想的策略。严复选择增、减、编、述、缩、并、改、仿八大变通策略的深层原因:既有国运不济、时势醒人的社会历史因素,又有个人仕途受挫所滋生的忧国之情;既有中国思想界的多面需求,又有国内学术的饥渴;既有严复融学识于西学思想以传播的强烈意识,又有《天演论》变译初试成功带来的马太效应。凡此种种,促成了严复变译西方学术思想的极大成功。
    关键词:严复;变译;西方学术思想;天演论
 
    黄忠廉、刘丽芬:汉外术语理据对比 (《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1
    提  要:双语之间从语言和文字出发,对术语的语音理据、语形理据、语义理据和文字理据进行对比,既可深入了解各语言术语的性质和特点,也可发现其共性指出。以汉语和英语为例,进行了比较宏观的对比。
    关键词:汉语;外语;术语;理据;对比
 
    张春新:“以字为中心”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配例探析(《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提  要: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需要为外国学习者尽量塑造典型的语境、提供语法、搭配等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通过词典中的例证来实现的。本文将尝试论证“以字为中心”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例证的特殊功能,并对例证选取和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以字为中心;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例证
 
    刘  锟:略论洛谢夫的《名谓哲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提  要:洛谢夫的《名谓哲学》(完成于1923年,发表于1927年)在语言哲学和文化哲学领域创造了一个理论的高峰。他的名谓哲学体系严密,理论艰深,但它也是在对西方哲学理论和概念进行思辨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首先这是一种现象学研究的个案。洛谢夫认为,在一切科学中现象学居于首要地位,也就是说,现象学是“科学之科学”,是一种最为科学的方法。其次,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学说中的“理念”和“形”是他阐述名谓哲学本质的出发点。第三,洛谢夫在名谓哲学体系的建构和阐释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和逻辑的证明和推论。可以说洛谢夫名谓哲学完全是本体论的辩证阐释,要对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厘清一系列的概念。
 
    著作类
    黄忠廉、关秀娟:译学研究批判,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2月。
    全书共14章,各章基本由引子、靶子、批判与回应四部分构成。引子交代本章目的与主旨;靶子除三篇外,均为主笔的论著;批判部分基于各种具体翻译问题从众多译学视角探讨系列的科研方法;回应部分针对批者的批判,主笔再回批,或针锋相对,或释选题,或析撰文章法,或觅观点差距,或明可续的研究方向,在互批互动中突出方法论的总结与提升。
 
    王加兴、袁俭伟、孙飞燕: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月。
    本书以俄语为基点,从代表俄罗斯形象的白桦树、熊、伏特加、套娃,姓名称谓及亲属称谓,动物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菜肴及餐桌礼仪,常用名言,杰出人物等六个方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相关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本书旨在帮助俄语学习者掌握俄语学习的背景知识,激发其对俄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兴趣。本书可用作俄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俄语语言与文化”及其类似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俄语自学者使用
 
四、科研项目
 
(一)张家骅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项
 
    2013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张家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建构《俄汉平行对照语义关系词典》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09BYY066),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编号:20131722)。
 
 (二) 薛恩奎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项
 
    2014年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薛恩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语言模型策略”(项目编号:09BYY077),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编号:20140110)。
——信 娜 讯
 
五、学术沙龙
 
(一)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十三期翻译沙龙
 
    2014年3月7日晚六点,第四十三期俄语翻译沙龙顺利举行。参加此次沙龙的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翻译学博硕研究生及其他译学爱好者。
首先由硕士研究生韩倩针对论文提出三个问题:引用期刊文章所占页码如何标记;分译单位的划分是否合理;情景-语义分析结构是否合理。台下同学和她进行互动并针对问题一一作答,黄教授以韩倩硕士的论文为例向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讲述了论文写作要求。顾俊玲就博士论文修改谈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博士论文创作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困难,从中我们也收获了创作应从小作起。孙秋花博士带来《科技隐喻汉译的转化类型与策略》论文,并针对绪论及创新点提出自己的疑惑,黄教授悉心解答。张婷婷硕士讲述了自己的论文《俄罗斯语言学百科大词典,语言类词条汉译模式化》。侯影博士和大家交流了读书感受并分享读书产生的困惑,最后杨丽和郎需静硕士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向大家征求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在本次沙龙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活跃了学术氛围。
——韩  倩 讯
 
(二)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十四期翻译沙龙
 
    2014年3月28日18时,第四十四期翻译沙龙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沙龙的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翻译博硕研究生及其他的译学爱好者。
    首先,黄教授以硕士李明达的论文《变译十二法对比研究》为靶子,从结构、内容、设计等方面做出全面细致的修改意见,对本体理论进行高度提炼,强调学术论文用语要规范,归类要精确,给大家的学术研究注入有效方法。然后,侯影博士做了题为《文学性综述》的报告,通过大量阅读及汇总综述,提出自己对“文学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博士生孙秋花的报告《隐喻翻译三律观》在题目修改、概念称谓、图示分析、领域拓展等方面与大家展开热议,给大家带来更多学术灵感。博士生顾俊玲就论文框架的补充和延伸与大家交换了意见,期间黄忠廉教授对每一个报告都耐心回答,并给出中肯建议。
    最后硕士生张婷婷、刘丹、常金雪等硕士分别做了题为《俄罗斯语言百科词典种类词条汉译模式化研究》、《俄译“马”字成语》、《翻译批评与译评之辩》的报告,共同商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家献言献策,展开激烈互动。黄教授指出,论文要少用虚词,文题熟即俗,分析要细致,行文要规范。
    整场沙龙圆满结束,互动频繁,讨论激烈,学术气浓,同学们收获颇丰。
                                                                 ——李明达 讯
 
六、中心学术刊物目录
 
《外语学刊》2014年第1期
 
●语言哲学
〇引进与诠释
    ——语言哲学视域中的索绪尔思想研究
作为哲学家的索绪尔……………………………………………………………………江  怡(1)
再论索绪尔的语言本体论
    ——与李文新先生商榷…………………………………………………张延飞 张绍杰(9)
符号任意性理论的历史来源:从惠特尼到索绪尔…………………………………卢德平(14)
 
〇专题研究
“be”与“有”:存在论视野中英汉基本存在动词对比……………………何清强  王文斌(20)
西方语言哲学是当代中国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观第二届岭南翻译与教学学术研讨会有感………………………………赵  燕(26)
 
●语言学
〇引进与诠释
回指可及性影响因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述评……………………………张德禄  张时倩(30)
批评语篇分析的关联视角……………………………………………………胡旭辉 陈新仁(35)
隐喻边界的延伸………………………………………………………………………吴建清(42)
 
〇整合性研究
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研究
    ——以“Cold”与“冷”为例……………………………………………邓奇  杨 忠(47)
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微观操作层面分析……………………………………邹春玲 王浩然(54)
 
〇本土化探索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
    ——隐喻语篇一致性和跳跃性…………………………………………………廖美珍(61)
问答互动中的言语行为选择
    ——侦查讯问话语语用研究之四………………………………………………黄  萍(69)
现代汉语兼语式分类新论
    ——以力量关系的心理表征为视角……………………………………………刘云飞(78)
 
●翻译研究
    ——变译:文化翻译之极致
特约主持人:黄忠廉  教授
变译理论与翻译改写论比较论………………………………………………………焦鹏帅(85)
变译:主体间性的视阈融合…………………………………………………………张永中(89)
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厉  平(94)
从全译之“化”看变译之“变”………………………………………………………余承法(99)
释义理论的语境维度…………………………………………………………………李建中(104)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译者主体性反思…………………………………………………胡少红(108)
 
外语教学
基于师范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认知与教学………………………………………曾 绛(112)
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曹佳学  宋 娇(117)
REBT技术在治疗外语口焦虑中的创造性应用……………………………………王天剑(125)
翻译课程内涵及价值体现……………………………………………………………李红丽(129)
 
文学研究
从《故地重游》到《去日留痕》凸显出的英国性的转变……………………………王  卉(133)
自我实现的写作历程
    ——简析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体散文的创作艺术…………………韩璐璐 周振华(139)
 
信息窗
2014年第九届西方语言哲学夏日书院通知…………………………………………………(77)
第五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封四)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目录
 
 
语法·语义·语用
俄语语篇与话语研究……………………………………………………………………王辛夷(1)
俄语功能交际语法中前置词范畴功能研究的新趋势和创新价值……………………郭淑芬(8)
俄语称呼的语用取效解析……………………………………………………………徐洪征(16)
 
词典学
词典编纂参数化理论与术语词典的参数解析………………………………………张金忠(24)
“以字为中心”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配例探析………………………………………张春新(33)
 
翻译学
刍议文学翻译中的“言象意”…………………………………………………………左少兴(39)
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的几点思考………………………………………………………贾洪伟(46)
政论翻译的宣传性重构论……………………………………………………………关秀娟(50)
 
对外汉语教学
论二语教学中文化意象的“迁移”与“传真”
    ——以两位俄语地区留学生的汉语作文为例……………………………………吴 双(57)
 
文学与文化
略论洛谢夫的《名谓哲学》………………………………………………………………刘 锟(72)
罗赞诺夫批评视野中的赫尔岑…………………………………………………………纪 薇(79)
文化符号学符号域思想解读……………………………………………………………车 琳(8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