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日常工作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01年第2期(总第3期)

作者:管理员3   时间:2001-06-09   点击数:
 

一、中心要闻

 

(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北京)

汇报提纲

 

200166——8日在北京召开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出席人数250人,包括39所高校的主管副校长和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大、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五所学校的校长,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大多数时间出席会议。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阚延河自始至终出席。

浙江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师大、华中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中山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大、吉林大学等13个建设成绩突出的重点研究基地在会上做了报告。有些学校的资金投入、建设力度很大;很多基地已出版丰硕的研究成果;有些基地的网页建设十分突出。相比之下,我校的基地建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建设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会上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做了修订,主要的修订内容是:

1)在开展年度检查和三年达标评估的基础上,使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通过10%左右的淘汰、递补,在动态管理中保持先进性。

2)校外专职研究人员驻所研究时间每年不得少于3个月。

3)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为3年左右,可适当延长。

4)重点研究基地的日常办公经费,应以每年不少于10万元的数额由学校另行投入,并将其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

5)学校应在国家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项目经费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6)学校每学期应检查一次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教育部社政司每年组织一次年度检查工作。

7)每三年组织一次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同时受理新的同类基地的竞争申报。评估前三个月,教育部社政司向全国高校发布被评估重点研究基地名单及竞评公告,并接受未列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以同一研究方向参与竞评。基地的网页建设和资料库建设,现有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应不少于每种书6000字摘要的方式上网,供全国同行检索。

基地刊物问题。

重点研究基地学科组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语言学组联席会议2001年在浙江大学召开。

 

(二)关于中心建设经费的申请报告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有幸通过竞争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文科研究基地。但我们在建设中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们必须在三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在俄语语言文学领域内全国第一、唯一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中心。全国103所重点研究基地在2003年将逐个进行评估,并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淘汰,由未能入选的其他同学科方向的竞争研究机构取代。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加大建设力度,大幅度改善网页水平和图书、资料、设备的水平。除现有的三大课题外增加更多的研究课题,吸纳更多的全国知名学者参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把黑大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真正建设成为全国俄语界同行团结共事的、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为我国、我省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特向黑龙江省教育厅提出了申请,请省教育厅在教育部规定的每年30万元基地拨款之外,再增加每年10万元的资助。这将对基地建设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三)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基地建设情况报告

 (提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是在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俄语系俄语研究所的基础上,按照“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重组科研力量”的精神,于199912月重新组建的独立设置的实体性科研机构,下设俄语研究室、辞书研究室和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三个子机构。该中心于20009月由教育部通过评审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黑龙江大学共建。在教育部社政司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国俄语界同仁的支持、帮助下,该基地近一年来运转情况良好,召开了一次中心学术委员会暨专职研究人员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本基地撌鍞期间的科研规划,选定了重点研究课题。在基地刊物《外语学刊》上开辟了重点研究基地学术专栏,现已出版两期,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另外,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已出版3部学术专著。

下面,按照教育部社政司关于基地建设情况汇报的有关要求,现将我校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做以简要汇报。

1.学校落实专家考察组评审意见,进行整改的情况

教育部社政司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后指出我基地存在的问题是:(1)科研人员梯队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培养与引进更需加快进度;(2)文学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摯佣砺匏谷宋奈幕氖拥阒匦陆舛炼砺匏刮难这一课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3)需进一步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联系,更好地体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研究成果为教学服务。专家组对本基地进一步整改提出的建议是:(1)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拟订管理、监督、评估基地工作的各项细则,以保证基地工作的健康发展;(2)加强研究中心的实体化建设,理顺内部关系,使整体性更加协调;(3)将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前苏联解体后宗教、哲学等诸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以及文学评论的影响。

我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召开了中心部分专兼职研究人员、名誉主任和顾问参加的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该中心采取了如下几项整改措施:

1)补充、修订了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建设全国一流重点研究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基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合理规划和有机整合基地建设过程中所设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2)重新修订了《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中心的管理、监督和评估,以保证基地工作的健康发展。

3)为进一步明确中心作为学校直属的实体性研究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制定了《关于加强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实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4)为了确保将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前苏联解体后的宗教、哲学等诸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的影响,项目主持人金亚娜教授对其课题《俄罗斯人文文化和文学》作了重要修改。

中心被正式批准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后,学校又采取了如下措施,进一步落实专家组的整改意见:

1)学校考虑,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是确保中心成为实体的重要条件,特意从俄语系调入5名研究人员作为中心的常设人员。

2)从在学博士研究生中选拔一名科研能力较强,有培养前途的提前留校,办理了人事手续,以加强文学梯队的建设。

3)学校给予中心2名行政人员和3名资料人员的编制,以便协助中心主任做好中俄文网页编辑、季度及年度简报、各种学术会务、资料建设、财务管理以及其他诸多日常行政事务。

4)改革旧的分配制度,杜绝平均主义,以调动专家参与中心研究工作的积极性,解除专职研究人员因脱离教学岗位而减少收入的顾虑,是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强中心实体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学校决定,保证人事关系从俄语系调入中心的5名研究人员的经济收入总额不低于在俄语系时期的水平。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学术鉴定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500-2000元;每部通过学术鉴定并公开出版的2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酌情予以奖励。

5)承担研究课题的中心校内外专兼职人员以教师身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驻所研究时间和课题工作量,享受学校特聘岗位津贴。

2.学校领导对基地建设重视程度、加强领导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1)为了加强对研究中心的指导和管理,成立了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校长陈震担任;副组长由基地主任和俄语系主任两人担任,成员包括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协调中心的有关事务。

2)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基地主任、俄语系主任、研究生处处长、科研处主管副处长参加的协调小组,以统筹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工作,协调处理研究中心与俄语系的分工、协作和重点学科经费的划拨使用等问题。

3.学校保障基地负责人责、权、利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及落实主任负责制的情况

在修订的《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管理细则》中明确规定,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其主要职责和管理权限是:

1)全面实施教育部确定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标准(参见教育部社政司《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细则》);实施学术委员会制定的学术发展规划;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2)聘任副主任、子机构负责人、专兼职研究人员及行政和资料人员。

3)对中心专职研究人员,行政和资料人员进行行政和业务方面的日常管理。

4)批准使用经费。

5)定期向科技处长、主管校长、省教育厅及教育部社政司汇报工作。

4.协调基地与相关院系关系的经验和问题

由于基地的核心研究人员与俄语系的教学骨干是重合的,协调二者关系是学校领导班子和主管校长考虑较多的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将科研型骨干人员从俄语系剥离到基地,成为基地的常设研究人员。这些人员(5名)不再享受俄语系的福利待遇,这部分待遇由学校承担。剥离俄语系的人员仍然要兼职承担俄语系一定数量的指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和其他教学工作,报酬由俄语系支付。

2)部分基地专职工作人员因在俄语系有重要的行政教学任务,立刻剥离有困难,人事关系和工作岗位仍留在系里,但学校要求他们在担任基地专职研究人员期间要逐渐摆脱行政职务(如教研室主任),减少课时数,以保证研究课题有充足的时间。这部分人员继续享受俄语系的福利待遇。

5.驻所研究制度及学校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

1)学校已配备六套住房,专供外地专兼职研究人员驻校研究时期居住。

2)同意校外专兼职人员驻中心研究期间享受学校相应特聘岗位津贴。

6.基地网络和资料库建设方案

1)基地网络工作人员由三名博士研究生和一名硕士研究生担任,负责网络内容的编辑、录入工作。登录上网的技术工作由校网络中心工作人员承担。

2)努力办好基地中文版网站,为国内俄语专家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充实和丰富网络内容。在栏目设计上力求创新,近期将增开《专著论坛》、《专家专页》和《新人亮相》等新栏目,主要介绍新近出版的俄文专著及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介绍国内俄语界知名学者及其学术成果;介绍俄罗斯著名语言专家、文学家;介绍俄语界的新一代研究者等等。

3)在办好基地中文版网站的基础上,争取推出俄文版网站,使网站面向国际,实现与国外,特别是与俄罗斯相关研究机构、大学的网上交流、互换及知识共享,实现国内俄语语言文学与国外俄语语言文学的同步研究,通过网站介绍中国的俄语研究现状,提高俄语基地的知名度。

4)加强基地资料库的建设工作,从俄罗斯购进部分最新俄文版图书,充实基地的资料建设。现正在将基地资料室的全部外文图书目录上网,供读者查询。

 

 

二、科研成果

 

200157月)

(一)俄语语言学

 

张会森:俄汉语中的“无主语句”问题(《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俄汉语对比研究》的一章。文章通过俄汉语对比明确了①俄语和汉语“无()语句”的异同点,指出国内学界流行的所谓“在印欧语里句子的主语不允许省略,而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而且常常省略”类说法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作为印欧语的俄语也经常省略主语,而且和汉语一样,一般是在口语中省略;②与汉语不同,俄语中存在着广泛使用的结构上不可能有主语的句子类型,如无人称句(包括不定式无人称句)。有的无人称句汉语没有相应的句法结构;有的无人称句语义特殊,汉语须借助词汇手段来迻译。

关键词:俄汉对比;无主语句;省略句(不完全句);无人称句;非主谓句

 

王铭玉:俄语学者对功能语言学的贡献(《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

  :过去二十年的语法理论可以归为两种不同的总的研究方向,即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同西方语言学者一样,俄语学者对功能主义也极为关注,他们从结构功能主义、语义功能主义、语用功能主义、认知功能主义及元语言功能主义五个方面对功能语言学进行了颇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研究,为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俄语学者;功能语言学;结构;语义;语用;认知;元语言

 

孙淑芳:隐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

  :语言的间接现象指语句的形式结构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之间不相吻合的情况。在以往的传统研究中,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但未能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角度予以阐释,对其表达手段的描述也限于无序的罗列。本文的宗旨在于:系统地描述俄语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它具体指陈述式、疑问式、愿望式实施祈使言语行为的情况。

关键词:统觉基础;规约性;陈述式;疑问式;愿望式;间接言语行为句

 

李红儒:试论认知意向谓词系统与视觉感知谓词(《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

  :本文从认知角度提出认知意向谓词系统范畴,初步建立该层级系统。它由感知谓词、思想谓词和知识谓词建构而成。其中,感知谓词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谓词。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视觉感知谓词видеть。在感知谓词中,视觉谓词видеть地位特殊,因为其意义在感觉和认知之间游移不定,它的意义同时属于世界和人。因此,我们根据видеть的客体(事物、事件或者事实),分类探讨,从而揭示该情况下说话人因素和相应语言手段的彼此特点。同时,简要说明视觉感知意向和思想意向、知识意向等等。

关键词:命题意向;认知命题意向;视觉感知谓词

 

(二)俄罗斯文学

 

金亚娜:俄罗斯神秘主义认识论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俄罗斯文学背景文化研究之一(《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文序言部分着重阐述了俄罗斯文学研究中背景文化研究的现状;背景文化研究的内容及其重要作用。论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首先论述研究俄罗斯神秘主义认识论的必要性;概要阐述俄罗斯神秘主义认识论的几个主要理论体系,诸如斯拉夫派提出的“完整的理性”和“集体宗教理性”的理论、索洛维约夫提出的“完整知识”的理论体系、别尔嘉耶夫的宗教神秘主义和历史神秘主义等,指出其主要特点及在俄国文化中的作用。其二,以具体作家和作品为例,分析这种神秘主义认识论对作家创作思维和艺术形象的影响,分析了果戈理的宗教神秘主义及其在《鼻子》、《外套》等作品艺术构思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西方评论中认为是程式化“圣愚”的梅什金公爵和彼埃尔·别祖霍夫两个文学形象中的神秘主义认识论因素及其具有的诗性特征;最后论述这两个形象与程式化“圣愚”的异同。

关键词:神秘主义;认识论;斯拉夫派;宗教神秘主义;圣愚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