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学术研究

学术讲座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作者:基地   时间:2019-11-20   点击数:
    2019年11月9日上午,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应邀在主楼A座418室作题为《西方制裁与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调整》的学术讲座。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语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马蔚云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是以西方制裁、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国内资金外流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为背景,李建民教授以俄罗斯公布的关于对外经济战略的官方文件为依据,对俄罗斯近几年以及未来对外经济关系调整的趋势做出梳理和预判。
    李建民教授认为,俄罗斯对外经济战略包含“进取和融入”的思想,俄罗斯有效地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旨在提高全球竞争力,为在全球经济上获得领先地位创造条件。在未来目标定位上,李建民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以能源外交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来确保大国地位。第二、确保俄罗斯的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航空制造、火箭宇航工业、宇航服务、核能、传统制造、信息、纳米等优势产业。第三、积极拓展多维度的多边外交,包括大国外交和小国外交,提高俄自身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第四、通过有选择、有侧重地参与全球治理,并追求成为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者,来重塑大国身份。

    随后,李建民教授就俄罗斯对外经济战略的优先方向、优先地区以及战略布局安排进行了概括。第一、从经济体例占比上看,俄罗斯对外经济优先考虑的是欧盟、亚太、独联体国家。从外交布局上看,独联体国家仍排在首位。第二、欧亚经济联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组织,计划在2025年最终形成联盟一体化的组织。第三、普京执政二十年来,俄罗斯把全面发展欧洲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把全面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作为对外经济战略基本目标。

    最后,李建民教授讲述了俄罗斯与几个重要国家的关系。第一、在俄欧关系上,俄欧是互相需要的,但缺乏互信。第二、在俄日关系上,两国互补性极强、需求量大,但受领土问题和美国因素的政治因素制约,两国信任度降低。第三、在俄美关系方面,由于利益的差异和战略的矛盾,两国认知错位,严重缺乏互信,两国经济互补性和依存度低。第四、在俄中关系上,中俄经贸合作是政府主导型的,以多层级的合作机制运行,两国在经济合作上高度互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李建民教授认为,未来五年,俄罗斯依然会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实现经济振兴重要的发展机遇。
    李建民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引起了师生们的热烈讨论。此次讲座加深了师生对西方制裁与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调整的认识,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