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18:00
地点:主楼461
第一报告人:尹铁超
题目:同构、转码与参数: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思考
内容:翻译是语言具有同构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转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并非考虑语言的同构特性,而是对不同语言具有的参数进行转码。不同语言之间具有的个性化参数才是决定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因为一般性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概括语言共性特征的可转码性,是对研究者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论层面上的讨论,而认识论层面的洞见并不一定总是能够用来指导文学翻译实践。因此,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之间仅存在很小的交集,两者相关性很小。
第二报告人:黄忠廉
题目:“文”如何对“题”——以一次期刊审稿为例
内容:站在审稿人的角度,以一篇期刊稿件为讨论对象,从“写作:学术的短板”,“品读:捕捉文章思路”,“构思:搭建逻辑结构”,“立题:擦亮文眼”几方面谈了一篇期刊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如何对“题”的思路及方法。
第三报告人:杨晓静
题目:歌曲翻译层次论
内容:为厘清歌曲翻译领域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改变具体研究中概念混淆、交叉使用的混乱状态,作者以歌曲的组成元素——音、语、点三符为划分标准,将歌曲翻译区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并将其相关研究归入相应层面,为歌曲翻译的体系化研究奠定基础。并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歌曲泛译”、“歌曲全译”、“歌曲变译”等术语,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第四报告人:关秀娟
题目:上下文语境的推进机制
内容:从语形、语义、语用角度分析上下文语境的推进机制,说明思路,征求师生建议。
第五报告人:冯静美
题目:《大俄汉词典》俄语表女性词译义调查
内容:以《大俄汉词典》(修订版)为调查对象对俄语表女性词进行调查以及对其译义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已译义词数量不足表女性词总数的三分之一。分析其已译义的俄语表女性词类型有三:无对应男性名词的单义词以及两种类型的多义词。借此提出引进翻译理论到编纂领域,加大两个学科的思想交融,为词典词条编纂提供可靠的翻译理论依据。
(文章作者:杨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