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作为特邀专家刚刚参加完第九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的北京大学宁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廖美珍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章云教授应中心邀请,做客中心语言哲学与理论语言学“求真”讲坛,为我校师生做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当天下午的第一场报告是宁琦教授的“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方案”。她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语理论语言学、传统句 法学、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配价语法。
讲座中,宁教授揭示外语学科的传统定位与学科内涵的新变化,介绍北京大学为创建一流外语学科所做的尝试、探索和外语学科的建设情况。她认为,每个学校都应该拥有并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科建设模式,应该注重创新,不可走统一的规范化路子。
她详细而生动的讲座和学者风范都深深吸引着在座师生。在讲座中,宁教授详尽而诚恳地向在座师生介绍当前外语学科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需求和挑战,提出应该找准外语学科的学科定位与内涵转变。
第二场讲座的主讲人廖美珍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语用学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篇章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他讲座的题目是“目的原则研究新进展”。
讲座中,廖教授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目的原则”:一是回应大家对其“目的原则”研究新进展的关注;二是着重介绍该研究的主要进展;三是从原则本身、准则、意义、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扩展、宏观的言语行为处理模式、人际目的关系等方面系统、完备地介绍以“目的原则”为根基建立起来的语用学理论。
最后一场讲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章云教授的“学术期刊与论文撰写”。
陈章云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任、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其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
陈章云教授首先介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常设栏目;其次,建议投稿者在期刊论文写作时选题要新颖独特、对所研究问题要从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语言表述要精炼、论文逻辑结构要清晰明了,强调投稿者在学术研究中多注重学术创新,切勿盲目跟风。
这三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例证丰富,给在场师生以很大的启发,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更是中心学术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