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下午15:00-17:00,应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张冰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作了题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文化典籍》在线学术讲座,来自国内外俄语学界、汉语学界、英语学界的专家、学生约270人参加此次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其松研究员主持。


典籍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文献,承传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的重要载体。从俄罗斯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文化典籍,可以看出俄国整个社会对中国精神思想价值的接受和认知趋势的发展变化。张冰教授指出,中国典籍进入俄罗斯是基于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社会精神思想的选择,是俄罗斯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俄罗斯需要和中国建立与西方大国不同的伙伴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影响作用等等问题的长期客观的反映。张冰教授在讲座中从“认同—理想化(18世纪)”、“怀疑—极端化(19世纪)”、“迎合—理性化(20世纪)”3个阶段系统梳理俄罗斯汉学30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不同时期俄罗斯杰出汉学家的思想和观点。整个讲座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发人思考。
在讲座结束后,张冰教授还和与会者进行了连线互动,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俄罗斯汉学中的中国民间故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本次讲座是我校社科基地“云”讲座系列之一,得到学校重点建设与发展工作处、社会科学处的大力支持。
张冰,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副主编,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理事、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近年发表演讲相关内容论著(文)主要有:《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研究》(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诗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汉学民间文化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8),《俄罗斯汉学范式的形成:19世纪知识精英的中国观》(《国外社会科学》2019),《俄罗斯东方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俄语教学》,2018),《中国文化概论》(俄文版,合著)(2020,北京大学出版社),译著:《俄罗斯汉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问题》(合译,2018,北京大学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