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6月6日至8日,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术语中心在莫斯科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文集在莫斯科出版。这是继2012年双方共同主办第三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06.08-10,莫斯科)并出版论文集之后,中心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标志着中心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心术语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是当前国际术语学研究成果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国际术语学基本理论、认知术语学、应用术语学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向。中心多名研究人员的论文被其收录,具体包括:《俄罗斯计算机术语的构词研究》(孙淑芳)、《术语学术语词典简史》(叶其松)、《俄汉详解词典中专业词汇的对比研究》(张春新)、《认知术语学视角下的中医术语研究》(陈雪)、《术语“五要素”意译模式探究》(信娜)。
另外,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术语中心主任С. Д.舍洛夫教授的共同研究成果 «Номенклатурные наименования как элемент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учной лексики»(《汉语科技词汇的称名》刊于 «Вестник СПбГУ»(《圣彼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今后,双方将依托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这一平台,继续开展术语学合作研究,定期召开“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办《术语学和专门用途语言》期刊,在俄罗斯权威期刊发表双方研究人员的共同成果,力争实现中俄双方国际合作的常态化与长期性。
除术语学方向外,理论语言学方向的国际合作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家骅教授与俄罗斯国际杜伯纳大学И. Б.沙图诺夫斯基教授合作的论文 «Перлокутивные глаголы и вид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取效言语行为动词与俄语体》刊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主办的《北欧斯拉夫学学会辑刊》(2014,第60辑)。
近年来,中心秉承“开拓、创新、开放、流动”的理念,不断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机制与新方式并制定国际合作长远规划,确保了国际合作的长期性与有效性。在以上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中心将继续推进国际合作的内涵式发展,建立健全国际合作及交流机制,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创办国际期刊,邀请俄罗斯知名学者来中心讲学,派遣学术骨干出国进修,开展科研合作等,扩大中心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中心的国际话语权,为中俄两国全方位科技交流与人文合作提供坚实的语言保障。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2014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