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学术研究

学术讲座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张家骅教授学术讲座《心理感受形容词的词义转喻派生模式》

作者:基地   时间:2013-08-28   点击数:
张家骅教授学术讲座
《心理感受形容词的词义转喻派生模式》
    2013年8月21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暑期学校迎来了国内俄语语言学界的权威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张家骅教授。张家骅教授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在国内外学界具有广泛影响。他编写的《新时代俄语通论》、《当代语义学》等专著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张家骅教授从“奇怪2”的词性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的动词改为2012版的形容词引出疑问,他认为心理感受形容词在汉语词典中没有固定的派生模式,但是“奇怪2”属于心理感受形容词,依据Кустова的理论心理感受形容词具有共同的情景模式,由于他们侧重点的不同,心理感受形容词可能分为三种语义变体:感受义和致使义。张家骅教授以丰富的例证分析了“奇怪”、“高兴”、“恐怖”、“无聊”等心理感受形容词,而且他提到的例证都出自《CCL语料库检索系统》,有很强的的说服力。最后,张家骅教授总结出,心理感受形容词表达共同的情景模式,可构成统一的词典释义类型。由于对情景模式各环节的侧重点不同,同一心理感受形容词常可在初始感受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方式派生反映义和致使义变体。这些词义变体各自用在特定的典型上下文中,在句法、搭配上有所区别。将心理感受形容词区分为词义变体,按照统一的模式释义,这将有助于揭示语言词汇的系统性关系,深入对比同义词的语义异同关系,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详解词典、对外教学词典的编写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张家骅教授主要采用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理论来研究汉语的词汇,这种用俄罗斯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方法是张家骅教授本人所推崇的,同时他也鼓励研究生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广泛使用这种方法。
    今天聆听张家骅教授讲座的同学领略了张家骅教授的学术魅力,同时张家骅教授的讲座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创作灵感,这次讲座让我们所有同学获益匪浅,受用终生。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2013年8月27日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