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学术研究

学术讲座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孙淑芳教授学术讲座《语用学综观》

作者:基地   时间:2013-08-28   点击数:
孙淑芳教授学术讲座《语用学综观》
    2013年8月23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暑期学校迎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孙淑芳教授。主要从语用学的兴起、语用学的定义以及影响语用学发展的因素三方面对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了阐述。
    在第一部分“语用学的崛起”中,孙老师从语言学史讲起,详细介绍了语言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包括20世纪前以传统语言学为主导的语言学研究、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统治语言学领域结构主义研究,其代表人物索绪尔成为普通语言学的鼻祖,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语言学研究由结构主义转入功能主义,语用学由此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源于哲学和逻辑学,最早由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提出,他把语用学定义为“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符号指构成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等,符号解释者指交际双方-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区分符号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莫里斯指出,符号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的是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初,语用学被列为广义的语义学,凡是传统语义学解释不了的问题统统被列入语用学的研究中,语用学因此被称为语义学的“垃圾桶”,用来解释语义学中一些在逻辑上不同或含有隐喻的语言现象。经过后期的发展,语用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于语义学之外的学科。
    第二部分是“对语用学的不同解释”。学术界对语用学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和表述,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用学进行界定:
    1. 从说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即研究说话人意义以及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获得成功的交际;
    2. 从受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即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
    3. 从语境角度研究语用学,包括研究语境中字词的意义和话语在语境中获得的意义;
    4. 从社会动态交际角度研究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语境下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在人们相互交谈中产生的意义;
    5. 从语言功能纵观角度研究语用学,研究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
    第三部分为“影响语用学发展的因素”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其历史并不长,其发展的动力的主要有:
    1. 传统语言学理论和现代语言理论主要关注语言本身,不考虑语言使用者,因而无法解释语言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2.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意义,是对语义学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3. 补充交际言语的隐含信息。
    孙淑芳教授对语用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授课过程中还穿插介绍了普通语言学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和语用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术语,为我们理清思路,对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语用学的相关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2013年8月27日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