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日常工作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14年第2期(总第55期)

作者:基地   时间:2014-08-30   点击数:
一、中心要闻
 
(一)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再上新台阶
 
    继2012年6月6—8日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成立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第三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为加强中国术语研究者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俄两国术语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术语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合作,双方就于2014年6月6—8日再次共同举办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联合出版会议文集等具体合作事宜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于2014年6月6—8日共同举办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协议明确规定了双方合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为保持中俄双方学术交流常态化,双方将在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框架下创办学术期刊《术语学和专门用途语言》,共同努力促使该刊进入国际期刊行列。此外,中俄双方还将在术语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继续开展合作,并考虑在俄罗斯权威期刊发表双方研究人员的共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科研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此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表明中心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得到俄罗斯同行的认可,同时通过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这一合作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术语学研究团队的联系,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切实提高我国术语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扩大中心术语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心国际话语权,切实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信  娜 讯
 
(二)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6月6—8日,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召开,来自俄罗斯、中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芬兰、等国约50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叶其松副研究员应邀作为会议主席团成员,其中孙淑芳教授任会议主席、叶其松副研究员任副主席。
    本次会议的主题包括术语的哲学问题、术语学和术语编纂发展史、对比术语研究、术语研究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认知术语学、术语和科学理论的关系、应用术语学、文本术语自动化提取、术语数据库和知识库、术语标准化、术语教育等。经过会议组委会的认真审阅,有12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另有20篇论文在小组会议上宣读。会议论文材料经过编辑、加工后将于今年在莫斯科出版。
    本次会议是继2012年第三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的再次合作。该所是俄罗斯、独联体国家中俄语研究的权威机构,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此次会议有助于提升中心国际合作的水平,提高术语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建立更为广泛的学术联系。
——叶其松 讯
 
(三)《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科网》报道中心术语学研究新进展
 
    2014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科网》刊发题为《术语研究成语言学热点问题》的文章,报道了第四届“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的相关情况,该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俄罗斯、中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芬兰、等国约50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叶其松副研究员应邀作为会议主席团成员,其中孙淑芳教授任会议主席、叶其松副研究员任副主席。
    中心主任孙淑芳教授在采访中指出,术语研究是当代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术语学源于词汇学,与构词学密切相关。术语表达专门概念,术语构成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构词问题,因为构词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新词构成的过程,包括术语的构成。此外,术语的哲学问题、术语编纂发展史、对比术语研究、术语研究的社会语言学问题、术语的认知研究等受到各国学者关注,术语研究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会上,孙淑芳教授从构词学视角分析了计算机术语的语义构成、形态构成、句法构成、借用外来词构成方式,尤其对计算机术语的隐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外部特征相似、功能相似以及认知隐喻等观点,为汉语计算机术语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丰富语料。
    “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定期召开及中心研究人员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说明中心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及术语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国际会议的定期召开也有助于提升中心国际合作的水平,提高术语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建立更为广泛的学术联系。
——信  娜 讯
 
(四)中5项成果入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为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宣传推广和运用转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为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决定在2012年编辑出版“十一五”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选介汇编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征集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选介汇编工作。
    中心5项成果入选,分别为:孙淑芳教授的“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黄忠廉教授的“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张家骅教授的“建构< 俄汉平行对照语义关系词典的理论与实践>”(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良好);刘丽芬教授的“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标题对比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项项目结项优秀);彭玉海教授的“俄语动词隐喻理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项项目结项优秀)。
    以上5项研究成果入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标志着中心整体科研水平的前沿性和提升。以此为契机,中心将进一步推进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运用转化,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研究生教学及社会服务,切实发挥中心“思想库”、“智慧库”的职能和作用。
——信  娜 讯
 
(五)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与合作发展前景”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2014年5月18日,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60多位知名学者齐聚于我校,以“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与合作发展前景”为题,共同探讨中国和俄罗斯交流、合作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问题。此次会议由我校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共同策划、联合召开,并由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俄语学院、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俄学院和俄罗斯研究院共同承办。
    会议开始前,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历史语言系系主任博罗金教授、我校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教授分别致辞,并代表双方互赠了学术成果。随后来自中、俄的六位学者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在小组报告阶段,与会学者分成两组,分别围绕中俄文化交流、跨界民族研究及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等问题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中俄关系与东北亚国际政治等问题进行学术研讨,与会专家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交流与对话,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2013年5月,我校开始同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和历史语言系沟通,双方于2013年9月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并商定了此次会议,旨在促进中、俄之间的学术交流,为中、俄学者对话、合作搭建平台。
——杨  松 讯
 
(六)中心科研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中心孙淑芳和孙敏庆合作的论文《俄语感知动词构词语义问题研究》载于《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表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论文在感知动词这一主题类别框架中,考察了俄语核心感知动词作为生产词构成派生词的语义过程。通过构词模式和构词语义分析,运用数量统计方法,揭示了该主题类别中的动词派生过程及其背后的深层语义机制。
    本论文是孙淑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俄语构词语义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FYY008)的阶段性成果,也是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俄语语言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TD201201)的标志性成果。
——孙敏庆 讯
 
(七)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经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由郑述谱教授指导、叶其松副研究员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获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自1999年国家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中心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叶其松副研究员获百篇提名再次证明了中心导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为高端人才培养机构,中心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以研带学”,“学研结合”,培养和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
——杨  松 讯
 
 (八)中国社会科学院顾曰国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
 
    2014年4月22日,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功能语言学协会常务理事、英国诺丁汉大学特聘教授、国际语用学协会常务理事顾曰国教授做客中心“语言·文学·文化”讲坛,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现代称呼语与称谓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
    讲座由黄忠廉教授主持。顾曰国教授的报告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言语行为研究对象的称呼语;社会角色与称谓转换;普通话的称谓系统;称谓行为的语用原则;称呼语、称谓与社会变迁;称呼语与称谓的知识本体。顾曰国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实际对称呼语和称谓进行风趣幽默的讲解,并运用计算机软件从文字、图表、图像等多模态的角度揭示了现代称呼语与称谓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顾曰国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国际上语言学前沿性的热点课题,丰富了师生们学术视野。他的讲课风格幽默,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同学所接受,极大地激发了在座师生们的研究兴趣。
——杨  松 讯
 
(九)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
 
    2014年4月25日,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语用学副会长、普通语言学学家、语用学家张绍杰教授做客中心“语言·文学·文化讲坛”,为我们带来题为《后格赖斯语用学——含义默认解释模式》的精彩学术报告。
    本场讲座由中心李洪儒教授主持。经典格莱斯主义会话含义中,“一般会话含义”是其中的一种含义类型,对这类含义如何解释在后格莱斯语用学中引起广泛争论。有些学者认为这类含义是“默认意义”,并提出了不同的含义默认解释模式。报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什么是后格赖斯语用学?二、含义默认解释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三、基于语义学、语用学存在交叉界面的含义默认解释模式。四、基于语义学、语用学分工明确的含义默认解释模式。张教授从默认模式提出的理论背景出发,阐释各派理论模式的区别和分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存的理论问题作出评价。
    张绍杰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国际上语用学的前沿课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哲学、语言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听众对格莱斯主义会话含义有了重新的认识,开阔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他们的科研热情。
——杨  松 讯
 
(十)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南泉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
 
    2014年6月30日,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陆南泉教授做客“语言·文学·文化讲坛”,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大国之交——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的精彩学术报告。
    本场报告由马蔚云教授主持。报告围绕中俄两国关系问题展开。陆教授首先回顾了从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的20多年间中俄关系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然后重点阐述了推进中俄关系不断跃上新台阶的主要因素。陆教授主张中俄两国应着力把良好的政治氛围转化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能源领域以及区域间的合作。最后,陆教授指出,在中俄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合作越多经贸领域摩擦越多以及中俄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等问题,但这些并不会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陆南泉教授讲座语言风格幽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紧密结合时事,使现场师生对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两国交往中的着力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后,陆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精彩解答,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孙敏庆 讯
 
 
二、交流与合作
 
(一)黄忠廉教授等一行3人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俄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究学术会议
     
    2014年3月29日至4月1日,武汉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七届全国高校俄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究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俄语翻译教学及翻译研究,参会代表来自近2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教师代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邀做大会发言《本科翻译课程体系论》,刘丽芬教授、信娜博士在小组会上发言,题目分别为《俄语O类结构标题汉译模式》及《术语翻译形式美诉求》。
    两年一届的全国俄语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国内影响深远,为我国俄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七届全国俄语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将于2016年3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举行。
——信  娜 讯
 
(二)黄忠廉教授应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之邀做学术报告
 
    2014年3月31日、4月1日和5月16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应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及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之邀分别做了题为《汉译洁尔雅》、《外语研究如何创新——以译学研究为例》、《汉语之于翻译:重要性何在》的学术讲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汉译洁尔雅》的学术讲座中,黄忠廉教授指出当今国民语言能力令人堪忧,外语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提出“翻译是语际,是跨文化的活动”,“翻译背后的实际操手是语境、文化”,强调了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外语研究如何创新——以译学研究为例》的讲座中,黄教授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列举了大量的对比翻译例子,就外语研究中的创新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讲解,指出翻译研究应做好引例、叙例和析例,并从分析的重要性、分析翻译例句的训练、细腻的品味例句以及犀利这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了讲座内容;在《汉语之于翻译:重要性何在》的讲座中,黄教授指出母语水平决定着外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汉译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夯实自己的母语功底。
——杨  松 讯
 
(三)叶其松副研究员赴圣彼得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014年4月10—12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应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之邀参加第七届“科学与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语文系主办,有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新加坡、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的80余名学者应邀赴会。
    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在小组讨论中作了题为《专业词汇在术语编纂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言,讲解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从多角度论述了专业词汇在术语编纂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欢迎。
——杨  松 讯
 
(四)郑述谱教授应邀参加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4年6月25—26日中心郑述谱教授应邀参加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本届年会由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年会完成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与会学者围绕以下主题开展研讨:(1)我国专科词典的编纂现状与发展趋势;(2)专科词典编纂的理论、方法与历史;(3)数字化背景下的专科词典编纂与出版;(4)专科词典编纂人才队伍的培养;(5)专科词典实用性功能的拓展;(6)国外专科辞典及其理论的引进。在会上郑述谱教授作了题为《社会语言学的术语词典编纂构想》的精彩发言,其学术视野之广、观点之新,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
    本次会议对我国专科词典理论和编纂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经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讨论,下届年会将于2016年6月在黑龙江大学举办。
——陈 雪 讯
 
 
    论文类
    戴卓萌:纳博科夫的两重世界(《外语学刊》2014年第3期)
    提  要:20世纪20至3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存在主义意识在弗拉季米尔·弗拉季米罗维奇·纳博科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对于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小说,其艺术世界构思的全部奥秘蕴含在作者创作诗学的两重世界中。这一两重世界由各种相互对立的因素结合而成。本文通过探析纳博科夫的小说《眼睛》、《绝望》和《卢仁的防守》中的存在主义因素,旨在弄清纳博科夫的创作实质。
    关键词:存在主义;两重世界;游戏
 
    陈  雪: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解读术语концепт(《外语学刊》2014年第3期)
    提  要:20世纪90年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术语концепт在许多人文科学领域日渐活跃,成为当今俄罗斯学术界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每个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界定концепт。众多的定义和阐释使其在科学文献中广泛使用,从而失去严格的概念关系和准确的语义内涵。这种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探究концепт的概念意义,揭示концепт的本质属性,同时探讨它的汉译问题,能为术语концепт的相关研究和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концепт;术语;认知
 
    李海斌:认知术语学:术语学研究的新方向(《外语学刊》2014年第3期
    提  要:文中阐述认知术语学产生的原因,介绍认知术语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概括认知术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概述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现状,指出当前认知术语学有待研究的空间,强调认知术语学对我国术语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术语;认知;认知术语学
 
    陆南泉:俄罗斯经济再陷困境(《经济观察报》201415日)
    提  要:俄罗斯经济在经历2009年GDP下降7.8%的严峻形势后,很快回升,2010年与2011年经济增长率均为4.3%,但2012年俄GDP增长率又降为3.4%。下降趋势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并延续到2013年,2013年第一季度俄GDP增长率为1.6%,第二季度为1.2%,第三季度为1.3%。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增长
 
    陆南泉:中俄能源合作新机遇(《经济观察报》201455日)
    提  要:针对克里米亚地区“脱乌入俄”这一既成事实,为避免乌克兰陷入更大范围的冲突,2014年4月17日,乌克兰、俄罗斯、美国与欧盟四方在日内瓦会谈达成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乌克兰危机结束。
    关键词:克里米亚;乌克兰
 
    陆南泉:中俄关系的新角色(《经济观察报》2014616日)
    提  要: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其中指出:在双方共同坚定努力下,中俄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
    关键词:中俄关系;俄罗斯;中国
 
    黄忠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术批判与学术研究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6日)
    提  要:读人书文,若能添加批判,则可增己识见。批者既不全面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则能促进学术发展。被批者若能善待批判,则学途顺畅;若惧怕批判,则荆棘丛生。不妨笑对批判!只有弱者才把批判视若嘲讽,愤然处之,恶言相向;只有强者才把批判视若清风,坦然迎之,从善如流。不因尖锐的批判而生气,真话总是不对胃口,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师生互批,亦师亦友,有利于教学相长;同仁相批,如切如磋,可营造学术气场,可成为构文的门径、著述的例解、立论的借鉴。批判见微知著,宏微兼顾,可深化学术研究;智慧地批判有助于完成学术的构建与原创,批判性思维的护养是学术训练的必经之路,磨砺方法催生选题是学者成熟的终生阶梯。
    关键词:学术批判;学术研究
 
    提  要:术语学发展到21 世纪,仅以印欧诸语言为基础建立普通术语学或理论术语学,其弊端或不足是不言而喻的,基于语言对比和跨文化的术语研究应是术语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语系差别较大的术语之间的平行比较与相互转换研究,将极有助于打通中外术语研究的壁垒,并据此反观汉语术语。中外观照的宏观系统不仅可以拓展汉语术语研究的视野,更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术语研究中发出应有的声音,奠定独特的地位,作出独到的贡献。突出术语学研究中的中国元素,加强汉语本土术语研究,加强汉外术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将会彰显术语研究的中国气象或曰中国气派。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与术语学研究的德奥学派、加拿大学派和俄罗斯学派比肩而立的中国学派。
    关键词:中国元素;术语学
 
    提  要:安德烈–别雷是俄国象征主义主要理论家和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彼得堡》的特殊意义在于作家敏锐地捕捉并展示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俄罗斯文化观念中人的危机这一现代性主题。别雷选择1905年十天之内的彼得堡这一特殊时空,通过现代性语境下人的意识危机的书写,通过对小宇宙和大宇宙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本体论的人,凸现出鲜明的存在主义的意识,从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彼得堡;存在主义;现代性;宇宙;疯狂;头脑游戏
 
    叶其松、韩  丽:现代俄语的外来词与俚俗现象(《辞书研究2014年第3期)
    提  要:近20年来,俄语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外来词涌入俄语;二是俚语、俗语、黑话、詈语等进入公众话语之中。文章对俄语发展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对俄语的影响。
    关键词:俄语;外来词;俚语;俗语
 
    彭玉海、于  鑫: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模式(《外语教学》2014年第1期)
    提  要: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与一系列认知、语义文学相关联,隐喻相似性和映射是其灵魂和内核,在此基础上认知隐喻生成具体的操作模式,形成动词隐喻模式的次范畴。本文从俄语动词隐喻的实际出发,提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次范畴模式,对它们进行新的定位、阐释,分析与它们相关的理论问题,考察其认知特点和运作方式。这将有助于从深层次揭示俄语动词认知语义的隐喻机制、深入了解动词认知隐喻建构及动词多义性的语义衍生问题,同时能为其他词汇单位的隐喻意义认知分析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俄语动词;隐喻模式;多以衍生;认知语义
 
    黄忠廉:汉译的“雅”与“洁”(《读书》2014年第4期)
    提  要:汉语言简意赅,字少意丰,隽永含蓄。相对而言,印欧诸语言的语表形式繁复,如果以繁译繁,不善化繁为简,以巧代拙,道地汉语的简洁之美将随汉译式微,直至面目全非。洁为贵,冗为病,乃千古文章之道。文贵简洁,为己惜墨,为人省时,由烦而无当变为要言不烦,是汉译应该追求的语言生态。
    关键词:词;说话人意义;交际意向;共同知识储备
 
    孙淑芳、薛文博:顺应性模式构建与俄语人称指示语分析——以普希金短篇小说《村姑小姐》为例(《语言学研究》2014年第15辑)
    提  要:言语交际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说话人与受话人的信息交流。交际中说话人为己方,受话人为对方,谈话涉及的第三者(别人、他人)为他方。交际中的人际关系通过特定的指示语来表达,指示语研究是语用学的经典任务之一。在指示语的不同类型中,人称指示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普希金的短篇小说《村姑小姐》中人称指示语的分析,考察交际者在选择人称指示语时所顺应的语境因素以及选择时所表现的意识突显度。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顺应性模式;意识突显度
 
    提  要:严译八大名著无一全译,而是采用了“非正法”——变译这一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摄取西方学术思想的策略。严复选择增、减、编、述、缩、并、改、仿八大变通策略的深层原因:既有国运不济、时势醒人的社会历史因素,又有个人仕途受挫所滋生的忧国之情;既有中国思想界的多面需求,又有国内学术的饥渴;既有严复融学识于西学思想以传播的强烈意识,又有《天演论》变译初试成功带来的马太效应。凡此种种,促成了严复变译西方学术思想的极大成功。
    关键词:严复;变译;西方学术思想;天演论
 
    车  琳:翻译研究动静观(《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提  要:翻译是过程也是结果。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是“语境重构”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过程,从翻译结果来看,翻译是产生同原文等效的译文。翻译过程研究催生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动态研究,从狭义角度看,是翻译语境研究,即从译者视角考察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重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方法的研究;从广义角度看,是从研究者视角进行包括翻译语境在内的源语语境、原文语境和译语语境、译文语境的翻译语境化研究。翻译结果研究产生以译文为中心,重视译文批评的翻译质量评估的静态研究,涉及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立和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设定等。两种翻译途径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研究翻译本质。
    关键词:翻译途径;翻译语境;翻译质量评估
 
    黄忠廉、孙秋花:“信、达、雅”辨难与辩难综观(《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1期)
    提  要:综观百年来对严复“信、达、雅”的讨论,可归为辨难和辩难两大类。辨难主要讨论“信、达、雅”的内涵与作用,剖析三字说的疑惑,厘清三字之间的关系,讨论“信、达、雅”的联系与区别;辩难则对“信、达、雅”进行辩护和问难,但辩护理据不足,信和雅受责比达要多。总体上看,以辩难为主。
    关键词:“信、达、雅”;辨难;辩难
 
    孙敏庆: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的同义词语义韵差异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提  要:语料库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借助俄语国家语料库及相关检索软件,对同义词的搭配特征进行考察,可以揭示它们的语义韵差异,使同义词的比较研究得到进一步延伸。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对传统的定性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其研究成果对俄语教学及辞书编撰具有一定借鉴及启示。
    关键词:语料库;同义词;语义韵
 
    顾俊玲:释误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提  要:如果我们从莫斯科语义学派义素分析法对兼有动词义和名词义的概念“误译”进行分析,则“误译”的客观意义由它自身的概念语义和反映情景参与者的配价语义两方面组成,“主体、客体、受体、行为、结果”五要素是“误译”的语义配价,填上相应的题元词就构成“误译”的表层句法结构。由此得出“误译”的定义是人或机器在将甲语转化为乙语的过程中偏离、遗漏或歪曲甲语文化信息,导致译语与原语信息量不等,译语受众无法获得与原语受众极似的交际效果的活动。
    关键词:误译义素分析定义
 
    黄忠廉、刘  丹:《天演论》编译的单位、方式与功用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2
    提  要:“编”是严译《天演论》最常用的变译策略之一。编的单位有句、句群、段、节、篇和书,以句群、段为多;编的方式有分、合、调、加标题等;编的功用有适应构篇需要、符合读者思路、便于意义的重组、显示语篇层次等。
    关键词:严复;变译;编译;达旨术
 
    黄忠廉、刘丽芬:汉外术语理据对比 (《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1
    提  要:双语之间从语言和文字出发,对术语的语音理据、语形理据、语义理据和文字理据进行对比,既可深入了解各语言术语的性质和特点,也可发现其共性指出。以汉语和英语为例,进行了比较宏观的对比。
    关键词:汉语;外语;术语;理据;对比
 
    张  静: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的俄语反义同词现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提  要:反义同词现象在现代俄语中相当普遍,学者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考察!这种现象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体验和认知密切相关。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以事件域中要素间存在的4种不同关系对反义同词现象加以阐释,将为语词概念的理解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反义同词;事件域;认知模型;事体
 
      影:应实际之需 立特色译论——评黄忠廉等著《应用翻译学》(《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1期)
  要:黄忠廉等著《应用翻译学》是国内外关于应用翻译学的首部专著,全书中西视域融合,创立了特色译论;学科概念界定全面,理论结合方法,内容丰富,可为今后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提供范式、指导翻译实践和提高译者理论素养。但全书对应用翻译学的内涵界定不够清晰,“应用”二字不够凸显,且全书体系有待完善。
    关键词:《应用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分类;应用翻译学体系;应用翻译学范畴
 
    提  要:俄汉同位结构标题的对比补充俄汉语语法学、外语教学以及语言类型学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俄汉语同位结构标题中同位语与被说明词之间的结构、语义及语序,从类型学角度解释其语序的异同。
    关键词:同位结构标题;结构;语义;语序;类型学
 
    陆南泉:俄罗斯东进,意欲如何?(《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6期)
    提  要:通过发展远东,带动俄东部地区发展,这是普京新任期内俄国家战略构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俄罗斯以建设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特区为契机,加速实施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的政策,是由其国内与国外多种因素决定的。俄加速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为中俄合作提供了机遇,从俄东部地区与我国东北三省的特点及两国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看,重点应放在科技领域、基础设施领域、能源领域以及农业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俄罗斯东进;经济合作;中俄关系
   
    彭玉海:论动词隐喻意义的形式实现——动词多义性的集成描写(《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第1期)
      要:动词隐喻意义的不同必然会在形式性能上反映出来。文章主要从题元的配价结构或题元形态—句法结构、题元次语义属性、题元语义功能、副题元兼容扩展以及句法转换条件等方面对动词隐喻意义的相应形式机制展开分析和描写,尝试建立起俄语动词隐喻的句法—语义界面观。文章研究将为动词隐喻意义找到新的语言学依据和佐证,也将有助于揭示动词认知意义同句法语义、形式特征之间的密切关联。
    关键词:动词隐喻意义;多义性;句法条件;句法—语义界面;集成描写
 
    彭玉海  论动词隐喻的否定语义特征——兼论俄语动词多义性(《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第4期)
    提  要:隐喻不仅有共性内容、相似性,而且还包涵“否定”语义特征,如果说前者是人们已经注意到而且研究较多的,那么后者则是学者们很少关注、研究非常有限的。本文专门对俄语动词隐喻所蕴含的否定语义特征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动词隐喻的语义“否定”内涵、动词隐喻否定语义特征的不同层次、动词隐喻否定与肯定的转化等。这对于深入挖掘动词隐喻的语义结构、语义机制及动词多义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动词隐喻;否定性;语义特征;动词多义性
 
    张春新:“以字为中心”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配例探析(《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提  要: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需要为外国学习者尽量塑造典型的语境、提供语法、搭配等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通过词典中的例证来实现的。本文将尝试论证“以字为中心”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例证的特殊功能,并对例证选取和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以字为中心;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例证
 
    刘  锟:略论洛谢夫的《名谓哲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提  要:洛谢夫的《名谓哲学》(完成于1923年,发表于1927年)在语言哲学和文化哲学领域创造了一个理论的高峰。他的名谓哲学体系严密,理论艰深,但它也是在对西方哲学理论和概念进行思辨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首先这是一种现象学研究的个案。洛谢夫认为,在一切科学中现象学居于首要地位,也就是说,现象学是“科学之科学”,是一种最为科学的方法。其次,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学说中的“理念”和“形”是他阐述名谓哲学本质的出发点。第三,洛谢夫在名谓哲学体系的建构和阐释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和逻辑的证明和推论。可以说洛谢夫名谓哲学完全是本体论的辩证阐释,要对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厘清一系列的概念。
    关键词:洛谢夫;名谓哲学;存在;象征;现象学
 
    孙淑芳:俄语构词学研究综观(《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要:19 世纪中叶至今,俄语构词学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初,构词学只是形态学和词汇学的从属部分。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构词学初创于20 世纪50 年代,此时构词学已经完全从形态学和词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80 年代之后,构词学研究异常活跃,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跨学科、多维度、多层次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构词学几乎与语言学所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俄语构词学的定量研究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构词学;语言学分支;相关学科
 
    付  晓:俄语动词未完成体过去时和将来时的镜像平衡(《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要:将俄语动词语义特征与“时间和体的参照点”(точка отсчета времени и вида)相结合是Е. В. Падучева体学研究的特色所在,也是对俄语动词体语义研究的重要发展。Е. В. Падучева将H. Reichenbach的“参照点”引入俄语动词语义研究,并加以补充和完善,取得了他山之石的效果。未完成体动词现在时表达持续意义时与观察者时刻共时,与之相对立的是观察者另外的两种立场——过去时回顾立场及将来时的前瞻立场,Е. В. Падучева将之称为过去时和将来时的“镜像平衡”。
    关键词:未完成体动词;概括事实意义;持续意义;前瞻意义
 
    黄忠廉、李正林:翻译批评体系符号学考量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要:符际翻译活动可分为“原符理解→符际变化→译符表达”三阶段,翻译批评也可据之选取所要批评的对象或视角建立自己的体系。依据符号学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三分法可定翻译批评的三个层次:语形批评、语义批评和语用批评;结合翻译过程,整个译评体系又可分为:自下而上式“语形→语义I语用”理解批评;“语义/语用”变通或转化批评;自上而下式“语用I语义→语形”表达批评。
    关键词:翻译;批评;体系;符号学
 
    信  娜:术语翻译求“化”论(《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要:术语翻译之“化”外在体现为双语术语的“极似”,内涵包括量、质变统一,求信避“讹”及忠实性创作三个方面。理解的融化、转换的转化及表达的化合为“化”的表现形式,而内容的转化、形式的创化及风格的再化是“化”的实现手段。
   关键词:术语翻译;化
 
    彭玉海、于  鑫:谈俄罗斯民族主干文化概念(《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它们构成一个国家的民族特点,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类型。而这些文化内容很大程度上通过特定语言方式(形式、因素)中的文化意识实体、文化单元反映出来,它们所代表的即是该民族的主干文化概念或核心、基本文化概念。本文一方面将对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的内涵进行解读,另一方面对文化概念的特征、功能加以分析,论证自己在相关问题上的一些观点、看法,力图建立起有关于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的总体认识。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内涵解读;特征
 
    张  美:《大雷雨》中卡捷琳娜形象之悲剧审美(《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提  在历来的文学批评话语中,卡捷琳娜形象所背负的宏大伦理叙事功能与审美功能表现为分裂的两极,但实际上它们可以在“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找到契合点,即“人是目的”。所以,本文在尝试沟通对于卡捷琳娜形象的伦理批判与审美批判两种评论模式的同时,将以人学本体论为依据进一步探索《大雷雨》对于当下的审美超越,揭示其对人之本真存在的思考。
    关键词:卡捷琳娜;近代悲剧;审美意识形态;人的存在
 
    著作类
    全书共14章,各章基本由引子、靶子、批判与回应四部分构成。引子交代本章目的与主旨;靶子除三篇外,均为主笔的论著;批判部分基于各种具体翻译问题从众多译学视角探讨系列的科研方法;回应部分针对批者的批判,主笔再回批,或针锋相对,或释选题,或析撰文章法,或觅观点差距,或明可续的研究方向,在互批互动中突出方法论的总结与提升。
 
    王加兴、袁俭伟、孙飞燕: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月。
    本书以俄语为基点,从代表俄罗斯形象的白桦树、熊、伏特加、套娃,姓名称谓及亲属称谓,动物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菜肴及餐桌礼仪,常用名言,杰出人物等六个方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相关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本书旨在帮助俄语学习者掌握俄语学习的背景知识,激发其对俄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兴趣。本书可用作俄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俄语语言与文化”及其类似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俄语自学者使用。
 
    孙  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3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学精彩纷呈,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本专著旨在对当代俄罗斯小说进行整体和综合研究。专著选取了马卡宁、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托尔斯泰娅、乌利茨卡娅、叶基莫夫、托卡列娃、阿库宁等作家创作中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短篇小说,运用社会历史批评、语言结构批评和文本分析方法,对作家的创作内容和诗学手段及其与俄罗斯经典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进行了解读和剖析。
 
四、科研项目
 
(一)孙淑芳教授获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高校组织申报,教育厅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孙淑芳教授获批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项目名称为“俄罗斯语言语义学研究”,项目编号为:1254z002。
 
(二)信娜博士获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青年博士)项目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高校组织申报,教育厅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信娜博士获批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青年博士)项目1项,项目名称为“术语汉译方法体系理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254b010。
 
(三)张家骅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
 
    2013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张家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建构《俄汉平行对照语义关系词典》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09BYY066),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编号:20131722)。
 
(四)薛恩奎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
 
    2014年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薛恩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语言模型策略”(项目编号:09BYY077),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编号:20140110)。
 
五、科研获奖
 
(一)黄忠廉、彭玉海、李侠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近日,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公布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结果,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彭玉海教授、李侠博士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名称分别为为“小句全译语气转化研析”、“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配位方式、支配模式、论文结构”,获奖证书编号分别为:2014-034-01、2014-032-01、2014-033-01。
 
(二)叶其松、信娜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近日,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公布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结果,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叶其松副研究员、信娜博士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奖成果名称分别为为“术语研究中的辩证法”、“术语翻译标准体系刍议”,获奖证书编号分别为:2014-224-01、2014-222-01。
——信  娜 讯
 
六、人才培养
 
(一)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4年4月8日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题报告答辩会如期举行。
郭丽君(山西大学)的研究题目是《俄语句子焦点结构语义研究及其对汉语的启示》,合作导师是张家骅教授;林 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研究题目是《现代视角研究俄语成语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合作导师是薛恩奎教授;徐苗苗(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研究题目是《话语的专业能力建构—语言社会学视阈下ESP教学研究》,合作导师是严明教授。
    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以上3位答辩人符合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答辩要求,准许进站。
——杨 松 讯
 
(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4年4月26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如期举行。
    曾建松的研究题目是《关联理论本土化探索》,合作导师是李洪儒教授;谢萌的研究题目是《语言意义的生成与存在机制探索》,合作导师是李洪儒教授。
    答辩委员会组成:张绍杰教授、聂大海教授、王化民教授、孙淑芳教授、王天华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曾建松、谢萌的论文符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要求,准许进一步就此研究题目进行研究。
——杨  松 讯
 
(四)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4年6月7日,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如期举行,孙敏庆、关月月、邱鑫、孙凤波、陈雪、顾俊玲、纪春萍 7名同学参加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孙敏庆的研究题目是《俄语感知词汇研究》,指导教师是孙淑芳教授;关月月的研究题目是《俄语简单句语义-句法模式生成机制研究》,指导教师是薛恩奎教授;邱鑫的研究题目是《俄语科幻小说篇章的范畴研究》,指导教师是邓军教授;孙凤波的研究题目是《俄语口头独白语篇分析》,指导教师是邓军教授;陈雪的研究题目是《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指导教师是郑述谱教授;顾俊玲的研究题目是《俄汉笔译之误译研究》,指导教师是黄忠廉教授;纪春萍的研究题目是《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指导教师是黄忠廉教授。
    答辩委员会对答辩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宣读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并就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提问,答辩人进行解答、说明。经过投票,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论文答辩,并将结果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
——杨  松 讯
 
(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4年5月25日,中心举行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出席答辩会的有理论语言学方向和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老师。
    硕士生的研究题目分别为《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俄语现状研究》、《俄罗斯语言政策:现状与发展》、《Судьба观念分析》、《论语篇的主观情态性》、《俄语转递动词的语义性能》、《俄语动词думать的语义研究》、《俄语青年俚语的文化阐释》、《俄汉全译之分译研究》、《俄汉缩译初探》、《俄汉阐译研究》、《俄汉摘译研究》、《俄汉语专名成语对比》、《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对比》、《俄汉语词典中专业词汇对比研究》。
    答辩委员会对答辩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宣读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并就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提问,答辩人进行解答、说明。经过投票,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论文答辩,并将结果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
——杨  松 讯
 
(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圆满结束
 
    2014年4月21日,中心举行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出席答辩会的有理论语言学方向和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老师。
    理论语言学方向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李洪儒教授、彭玉海教授、靳铭吉研究员、惠秀梅副研究员。硕士生的研究题目分别为《俄语拆建类动词多义性的语义探析》、《俄语绝对时间副词探析》、《俄汉语施为言语对比研究》、《俄语放置类动词的语义句法分析》、《俄汉语目的义词语(动词)对比研究》、《通名、专名及其转换关系》、《俄汉网络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应用语言学方向答辩委员会组成:孙淑芳教授、黄忠廉教授、李洪儒教授、彭玉海教授、张春新研究员。硕士生题目分别为《语文词典视角下的后苏联俄语词汇变化研究》、《俄汉改译研究》、《俄汉译述研究》、《词典中的反训词——以《现汉》和《大俄汉》为例》、《俄汉综述翻译研究》、《世界语言图景中俄汉“радость”情感观念研究》、《俄汉语度量成语对比》《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研究——以《汉俄大词典》为例》
    各组答辩委员会委员最后表决,以上15位答辩人符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要求,准许进一步就此研究题目进行研究。
——杨  松 讯
 
七、学术沙龙
 
(一)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十五期翻译沙龙 
 
    2014年4月25日18时,第四十五期翻译沙龙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沙龙的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翻译学硕、博研究生等。
    本期沙龙请到了俄语界的泰斗李锡胤教授,他做了有关俄语学习的报告,报告后还将俄语学习的资料留给大家传阅学习。第二位报告人是博士生侯颖,她做了题为《释汉译文学性》的报告,并对文章的题目、结构布局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第三位报告人是博士生孙秋花,她做了题为《安东诺夫卡苹果中隐喻汉译的认知解读》的报告,并对如何扩充文章、举例说明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第四位报告人是硕士生马翔飞,她做了题为《汉俄颜色词对比》的报告,并对写作角度、文章结构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五位报告人是硕士生李明达,他做了题为《开题小述》的报告,为大家在今后的开题及论文写作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整场沙龙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黄教授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疑问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回答,同时鼓励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勇于批判,争取更大进步。
——张婷婷 讯
 
(二)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十六期翻译沙龙
 
    2014年5月28日18时,第四十六期翻译沙龙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沙龙的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翻译学博硕研究生及其他方向的译学爱好者。
    博士生候影做了题为《〈海燕〉艺术性何在?》的主题报告,针对文章内容以及结构和大家交换了意见。博士生顾俊玲、孙秋花分别就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构想和大家交换了意见。黄忠廉教授对每一个报告都耐心细致得回答,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他反复强调要突出文章写作的重点,有所创新。硕士生刘丹针对《含“马”字成语的俄译策略》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黄教授针对文章结构的调整给出了建议,强调写作要有新思路,因为“熟”即“俗”。硕士生李小飞、王丽娜结合自己近一学期的翻译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大家分享了翻译例析,材料新颖,观点独特。在座师生们一直肯定了所选材料的研究价值,并指出可供研究的选题。
    本次沙龙持续三个小时,大家围绕翻译学有关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翻译沙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每一次沙龙上都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呈现出一篇篇优秀的学术新品。
——刘  丹 讯
 
八、中心学术刊物目录
《外语学刊》2014年第2期
 
●语言哲学
〇引进与诠释
从指称到表义:论索绪尔语言哲学的本质特征………………………………………霍永寿(1)
历时与共时中的“时”之追问
    ——索绪尔的“时间”解读……………………………………………叶起昌  赵 新(7)
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
    ——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谢  萌(12)
巴赫金哲学思想视域中的索绪尔与乔姆斯基语言学………………………………李曙光(18)
〇学术动态
维特根斯坦研究在中国
    —— 记“第八届中西语言哲学夏日书院”……………………………王天翼  甘 霖(25)
 
●语言学
〇引进与诠释
R. Hausser的左结合语法………………………………………………………………冯志伟(30)
心智语义场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学术背景
    ——揭开“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第一个谜………………………………孙晓霞 李葆嘉(35)
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内在理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吴诗玉  杨 枫(45)
后“语言本能”时期的平克式模块……………………………………………………奚家文(53)
〇整合性研究
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李 捷  何自然(59)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人际语用理据分析……………………………………冉永平 赖会娣(65)
非真话语的积极语用功效探微
    ——兼论语用隐喻观对传统非真话语研究的修补……………………………唐淑华(71)
意象图式和手势语言…………………………………………………………………郭  佳(78)
〇本土化探索
谓词映射类型与明喻隐喻句式结构选择的关系……………………………郭爱萍 秦建华(82)
“言”与“行”:孔子的语言学思想探析……………………………………………罗晓语(86)
 
●翻译研究
从柯大卫英译《四书》“点评”看新教传教士之“译儒攻儒”……………………邓联健(90)
我国文化典籍外译历史与现状(上)…………………………………………………季红琴(96)
互文性视域中的文化翻译研究………………………………………………………甄晓非(100)
 
●外语教学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策略差异研究………………………………彭宁红(105)
通过元认知策略提高研究生英语网络自主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常 梅  于云玲(111)
 
●文学研究
论赫伯特宗教诗的美德主题…………………………………………………………吴  虹(115)
若隐若现的红字………………………………………………………………………张博宇(121)
论《温洛克石墙》中的身体意识与自我认知………………………………………黄芙蓉(126)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形象…………………………………赵冬梅(130)
简·奥斯丁《劝导》中婚恋伦理观研究………………………………………………苗学华(134)
《最蓝的眼睛》:强势文化侵袭下弱势文化的异化…………………………………包  威(139)
 
 
《外语学刊》2014年第3期
 
 
●语言哲学
〇引进与诠释
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思想探析
    ——皮尔士的意义理论……………………………………………………………杜世洪(1)
格赖斯的意义理论与无穷倒退难题……………………………………………………何  杨(8)
语言习得的3种哲学解释及其分析…………………………………………………范连义(13)
〇专题研究
视觉符号意义的生产及其影响因素…………………………………………………郑  伟(19)
 
●语言学
〇引进与诠释
配位类型研究…………………………………………………………………………关月月(28)
英语语法表达中的主观化问题………………………………………………………李  珍(34)
时枝诚记语法思想的理论源头
    ——以江户时代语法研究为视点………………………………………………陈雨贤(39)
〇整合性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观……………………………………………………………胡壮麟(44)
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用学解读…………………………………………杨永和  陈英红(51)
话语互动的目的协商论………………………………………………………………谢  群(55)
论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肖志红(61)
百科知识语义观视域中的实词义研究………………………………………………谭福民(65)
网络文化超文本新词认知分析………………………………………………………李德志(70)
〇本土化探索
汉语工具宾语超动词构式的动态整合研究…………………………………刘 琦  张建理(73)
英汉中动句修饰语语法等级的比较研究……………………………………邓云华 尹  灿(79)
话语的仪式性…………………………………………………………………………武瑷华(84)
论时间参照点的体现形式与类型……………………………………………………王  蓉(88)
 
●翻译研究
多元化评估口译学习动机对口译能力的影响研究…………………………………王建华(93)
语言模因幽默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苏奕华(98)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歇后语翻译……………………………………………………张丽丽(102)
 
●外语教学
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韩晓蕙(106)
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篇章特征的多维研究……………………………………………王  莉(111)
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元话语对比研究…………………………………………………周岐军(114)
外语思维视域中语块的优势效应研究………………………………………………贺  莉(1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研究……………王 莹  秦 杰(122)
 
●文学研究
从思想者到行动者的嬗变
    ——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和“超人”为例………………………吴  琼(126)
纳博科夫的两重世界…………………………………………………………………戴卓萌(131)
从别林斯基的文艺理论看19世纪俄国文学………………………………………王  晨(136)
女性哥特小说性别叙事特征及文化意义阐释……………………………王朝辉 范丽娟(140)
 
●术语学
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解读术语концепт………………………………………………陈  雪(144)
认知术语学——术语学研究的新方向………………………………………………李海斌(149)
 
●语言文化与国家战略
语言与国家:休戚相关
    ——从英语热和汉语热谈起……………………………………………………金海云(155)
 
●信息窗
郑重申明………………………………………………………………………………………(60)
2014年第九届西方语言哲学夏日书院通知…………………………………………………(87)
第五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封四)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目录
 
 
语言学
俄语构词学研究综观……………………………………………………………………孙淑芳(1)
俄语动词未完成体过去时和将来时的镜像平衡
    ——Е.В. Падучева俄语动词体语义研究……………………………付  晓(10)
 
翻译学
翻译批评体系符号学考量……………………………………………………黄忠廉  付正林(17)
术语翻译求“化”论………………………………………………………………………信  娜(25)
 
文学与文化
谈俄罗斯民族主干文化概念…………………………………………………彭玉海 于  鑫(31)
《大雷雨》中卡捷琳娜形象之悲剧审美
    ——一种对人类悲剧存在之隐喻的解释…………………………………………张  美(40)
 
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词条选译
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项目组译
澳大利亚诸语言(Австралийские языки)……………………………(47)
阿尔泰诸语言(Алтайские языки)……………………………(48)
字母表(Алфавит) ……………………………………………………………………(50)
阿拉米诸语言(Арамейские языки)………………………(53)
方言地图集(Атлас диалектологический)…………………(55)
亚非诸语言(Афразиийские языки)……………………(56)
布须曼诸语言(Бушменские языки) …………………………(61)
语言的谱系分类(Генеалогическая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языков)………………………………(62)
生成语言学(Генера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68)
元音(Гласные)………………………………………………………………………(70)
洪堡特主义(Гумбольдтиа́нство)…………………………………………(74)
方言学(Диалетология)……………………………………………………(76)
加岱诸语言(Када́йские языки́)…………………………………………………………(79)
语言单源论(Моногенеза теория)………………………………………(80)
语言系统(Система языковая)…………………………………………(82)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