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日常工作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24年第1期(总第94期)

作者:   时间:2024-04-02   点击数:

一、中心要闻

1.俄研中心党支部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关于确定2024年3月、4月组织生活中心内容的通知》要求,2024年3月20日下午,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党支部在主楼D422室组织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支部全体党员参会,会议由支部书记滕仁同志主持。

会上,党支部书记滕仁首先代表支委会做了2023年支部工作报告。随后与会党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认真检视,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思想根源,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情况、党性修养提高情况、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四个方面开展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接着采取发放测评表的方式,对党员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进行了民主测评。

最后,党支部书记滕仁表示,通过本次民主评议党员会议,全体党员进一步认清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明确了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今后,中心党支部将继续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推进俄研中心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2023年年度报告专家审稿会在我校举行

为落实省委建设俄罗斯问题权威机构的决策部署,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俄罗斯研究院建设,推出高水平系列智库研究成果。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牵头的《中俄合作研究报告》、法学院牵头的《俄罗斯法治发展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于2024年3月23日在我校举行。评审专家组全体专家、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于文秀、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负责人、研究报告撰写组成员等4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在开幕式上,于文秀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总结了俄罗斯研究院过去一年智库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指明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开幕式由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其松主持。

开幕式后,评审专家组对《中俄合作研究报告》《俄罗斯法治发展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组评审。《中俄合作研究报告》《俄罗斯法治发展研究报告》评审会分别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枫、法学院院长哈书菊主持。

2023年至今,俄罗斯研究院智库工作稳步推进,已刊出智库内刊《俄罗斯简报》(114期),《俄罗斯要情》(11期),相关智库成果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批示。《中俄合作研究报告》《俄罗斯法治发展研究报告》将填补我校在年度报告研究方面的空白,丰富俄罗斯研究院智库成果的类型,提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类

1.叶祎瑾 叶其松:试论俄罗斯当代编年本新词词典的创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1

 要:关注新词是俄语详解词典的传统任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俄语新词词典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词典类型。编写出版的新词词典分为三类:一类是编年本新词词典,从1977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分年度描写俄语新词新义,到1994年,共出版18部词典;第二类是十年本新词词典,共出版4部词典,分别描写20世纪50—90年代的俄语新词新义。三是断代新词词典,描写特定时段的俄语新词新义,例如《5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俄语新词词典》。2018年,俄罗斯恢复编年本俄语新词词典的编纂传统,从2018年至今已陆续出版7部词典,记录2015至2021年俄语词汇系统的最新变化。当代编年本俄语新词词典继承编年本新词词典的传统,并且在词典类型、编写理念、词典结构、编纂技术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有所革新。

关键词编年本新词词典;俄罗斯;创新;俄罗斯词典学

2.刘锟:洛谢夫的《古希腊罗马美学史》的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特征(《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1期)

摘要:《古希腊罗马美学史》是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洛谢夫一生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秉持自己一贯的辩证法、最高综合和对话性原则,对西方古代近一千五百年的文化特征和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和独特阐释。该著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观念,塑造了它全新而独特的面貌,在西方古代美学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洛谢夫 《古希腊罗马美学史》 古希腊文化 神话


3.刘锟 彭永涛:俄罗斯流散文学中的对话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中国俄语教学》2024年第1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是其主要特征。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来看,“自我”与“他者”的主体建构、“众声喧哗”的文化复调以及尊重差异,追求共识的“外位性”和“对话性”不仅对明确流散作家身份、归纳流散作品主题、阐释流散写作内涵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流散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意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新表达和新范式。


关键词:流散文学  对话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者想象  身份认同

4.胡巍葳(第一作者):俄罗斯公共外交中的境外同胞因素(《西伯利亚研究》2024年第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俄罗斯公共外交出现新的特点,数量庞大和分布广泛的境外同胞群体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俄罗斯境外同胞群体在俄公共外交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主要的受众对象,也是重要的工具。俄罗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针对境外同胞的公共外交体系,意图通过对话实现境外同胞的文化自治,加强其对俄罗斯的认同,提高俄“软实力”和文明竞争力,进而构建“俄罗斯世界”以实现国家利益。俄罗斯公共外交对境外同胞的关注既是由俄罗斯传统战略文化和内外环境决定的,也是由境外同胞群体工具化实践的积极作用决定的。针对境外同胞群体的公共外交也引发了一定的负面问题,导致公共外交效能下降,但俄罗斯仍将继续重视公共外交领域的境外同胞因素。

关键词:俄罗斯;境外同胞;公共外交;非政府组织;“俄罗斯世界”;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30002);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硕士一般项目(YJSCX2022-187HLJU);

5.常艳:Региональна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в Арктике. Роль РФ и КНР в её укреплении .Вестник Забайк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俄罗斯国家核心期刊2024年第1

摘要В рамках статьи рассматриваются проблемы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в Арктике, которые становятся важным факторо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Несмотря на совпадающие и разнонаправлен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РФ и КНР в Арктике, два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крайне заинтересованы в управлени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ю в этом регионе. Объект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в процессе укреплен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Предмет –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в укреплени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Цель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выявить противоречия в Арктической политике двух стран, которые не будут препятствовать им плодотворно сотрудничать в освоении Арктики и защищать сво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Основными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ми задачами выступают: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области укреплен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выявление новых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процессе укреплен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анализ угроз и вызовов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укреплени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В результат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авторы выделяют основные пути и формы укрепл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делая акценты на усилении её военно-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й составляющей. Основной вывод заключается в том, что имеющиеся некоторые противоречия в арктической политике двух стран не мешают им плодотворно сотрудничать в освоении Арктики, защищать сво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Укрепление традиционной и нетрадицио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Арктике диктуется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ью у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нципа свободы судоходства, на котором настаивает Китай. Несмотря на то, что практическое воплощение этого принципа ещё далеко, он долгое время будет оставаться чисто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м. Вместе с тем различные трактовк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правов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регулирующие арктическую политику государств, приводят к непониманию, опасениям и разногласиям между двумя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

关键词: Россия, Китай, Арктика, Арктический Совет, региональна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арктические страны, Северный морской путь,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 правовой статус Арктик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РФ, укрепление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6.常艳: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устойчи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мезорегиона как неделимое и частное благо. Конкурентоспособность в глобальном мире: экономика, наука и технологии俄罗斯国家核心期刊, 2024年第3


摘要Обеспече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были и продолжают оставаться основными приоритетами государств. Это проявляется в сфере сохранения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й ценност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его приграничных территорий, устойчивого роста 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я граждан на его территориях. Это формирует региональные аспекты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с учётом специф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части мезорегиона. Основания для отнесения этого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х единиц к мезорегиону является то, что это не только пограничные территории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й части страны, но и то, что этот мезорегион включает страны странами Юго-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которые стали центром миро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Удаленность от центра России, непосредственная близость к центрам мирового бур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экономик Юго-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оказывают влияние на пограничные территори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Росси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стран, входящих в мезорегион «Юго-Восточная Азия», определены природой эт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 политическим строем,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ми интересами. Последнее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и высшим критерием во 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ях с иным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всегда будут представлены в форм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суверенитет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устойчив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татуса, достоинства. Свой потенциал в достижени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 целей кажд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может приумножиться за счет синергии единства и сплоченности народов мезорегиона.


关键词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регионалистика, мезорегион, устойчивое развитие, угрозы развитию региона, риск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7.白雪涛Развитие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их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в условиях российско-украинского кризиса: современ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редложения(《外贝加尔国立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季刊))

摘要В результате обострения конфликт между Россией и Украиной 24 февраля 2022 Запад ввел всеобъемлющие санкции против Росси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между Россией и Западом начали разрушаться: впоследствии Россия вышла из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системы расчетов (SWIFT), рубль сильно обесценился, а логистические связи усложнилис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санкции, введенные западными странам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России, в краткосрочной перспективе оказали большое давление на российскую экономику и финансы. Чтобы противостоять западным санкциям, Россия начала постоянно укреплять свои отношения с Китаем, особенно в области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Китай как вторая по величине экономика в мире обладает крупнейшим потребительским рынком.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 Китаем имеет огромное значение для России в деле преодоления “санкционного кризиса”. В статье рассматривается текущая ситуация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го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под влиянием российско-украинского конфликта, анализируются факторы, влияющие на развитие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их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 торговых связей, рассматриваются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этих связей. В статье также исследуется проблема реагирования Китая на возможные вызовы развития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их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связей. Основными методам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ыступают комплексный поли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анализ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х данных и факторыный анализ. Авторы приходят к выводу, что в контексте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и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Россией в новую эпоху Китай должен надлежащим образом реагировать на изменения в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среде, содействовать развитию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их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 торговых отношений, а также уделять внимание многосторонней дипломатии и поощря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 большим числом стран.

关键词 Россия; Украина; конфликт; Китай; экономика; торговля; развитие; статус-кво; предложение; изменение


8.黄忠廉:中国译论发展十大问题摭探(《中国外语》2024年第1期)

摘要:中国译论发展渐受关注,本文拟以双重定位、三期发展为建构框架,划分五大研究域,尝试汇总梳理出中国译论发展十大问题,论证、阐发问题体系。中国译论发展问题体系的选择性探究将有助于优化译论结构,避免产生译学发展漏洞,激发理论续航力。

关键词:中国译论;发展;问题意识;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的成果之一;

9.黄忠廉、王小曼、罗进德:译道“四栖”翻译家(《上海翻译》2024年第1期)

摘要:罗进德精通汉、英、俄三语,一生从译、从教,为译界办刊,出版译学图书,推进国家翻译实践,对翻译既至诚与至真,观察、思考与研究翻译也能至理,推动国内外译事发展更能至善;“四至”之中,既含他丰富的翻译人生,也显其所达的高度,是译(学)界难得的“四栖”翻译家。

关键词:罗进德;“四栖”翻译家;译道;

基金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科研招标类项目“大湾区文化转译层叠机制研究”(编号:CTS20220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明清经典小说涉医英译研究”(编号:20ZWB002);

10.王树福:“既彼此远离,又相互靠近”:约恩·福瑟戏剧中的伦理困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摘要:在当代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的戏剧中,戏剧人物普遍处于难解或无解的伦理困境之中。根据伦理内涵与伦理身份的不同,福瑟戏剧人物的伦理困境大致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维度。其一,由于自由意志的放纵与自我身份的迷失,夫妻或恋人处于相互分裂和彼此矛盾的状态之中,普遍存在焦虑不安的男女婚恋伦理困境;其二,由于错位的身份认知与混乱的伦理选择,父亲与子女、母亲与子女处于对立矛盾或无语失语的状态之中,普遍存在悖立无解的家庭代际伦理困境;其三,由于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和理性逻辑,个体思想意识处于失衡矛盾的状态之中,普遍存在混乱分裂的个体思想伦理困境。总体上,福瑟戏剧中的伦理困境具有比较典型的象征性与悖反性品格、明显的碎片化与不确定性特征,呈现出既彼此远离又相互靠近、既彼此矛盾又相互依存的间性倾向。本质而论,福瑟戏剧中内涵丰富、形态多元的伦理困境,可视为后现代思潮和后人文浪潮中,新存在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极简主义等新人文思潮对现代逻辑、启蒙理性和审美伦理的一种诗性颠覆与解构、修辞反拨与重构。

关键词约恩·福瑟戏剧;伦理困境;男女婚恋;家庭代际;个人思想;伦理身份;

11.周来顺列宁文化批判思想基本向度、价值逻辑和当代意义(《求是学刊》2024年第1期)


摘要:文化问题在列宁的整个理论与实践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基于社会主义实践遭遇到的现实问题,使其进一步意识到文化上的落后与错误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构成的深层阻滞力与巨大危害,意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社会主义文化探索中,列宁对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为代表的虚无主义文化及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等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批判,指出这些思想或是扭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或是采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或是对俄国文化的未来持悲观论调。通过上述文化批判,列宁进一步意识到夺取与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紧迫性,明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向度、价值逻辑。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文化,本质在于消除文化领域的异化,实现人类文化领域的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常态化、激烈化、隐蔽化的今天,深入思考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文化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虚无主义;文化批判;异化;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21AZX003); 2022年黑龙江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俄罗斯文化哲学”


(二)著作类

1.俄研中心出版“俄罗斯研究前沿(三卷本)”文集

俄研中心三卷本文集“俄罗斯研究前沿”于2024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文集收录最近20年我国俄罗斯研究的新成果,本套文集包含《语言学卷》《文学卷》《俄罗斯学卷》。

《语言学卷》涵盖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术语学、词典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言符号学、翻译学、语言教学等诸多语言学研究领域,全方面展示俄罗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独特风貌。

《文学卷》涵盖从古代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俄文化比较研究到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阐释,实现经典与前沿的有机融合,体现出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的整体风貌。

《俄罗斯学卷》收录我国学者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历史、文化、法律等领域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中俄关系全局性及区域性合作等问题,反映了中国俄罗斯问题研究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进程,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并重。

“俄罗斯研究前沿”文集反映我国当代俄罗斯研究新范式、新方法、新视角,充分体现我国俄罗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中俄语言文化交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中心于小琴研究员撰写的《俄罗斯城市化研究》出版

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于小琴研究员撰写的著作《俄罗斯城市化研究》被列入光明社科文库,于20243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介绍了追赶型现代化模式下20世纪俄罗斯城市化的起步、快速发展、停滞的过程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对俄罗斯城市发展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归纳出俄罗斯的城市化具有数量短期激增而质量发展不够的特点,与西方城市不同,俄罗斯的城市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作用突出、多数城市农村化,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不发达,欧亚地区城市分布不均衡。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俄罗斯城市化具有独特性、矛盾性、过渡性等一系列特征。我国与俄罗斯同为转型国家,总结俄罗斯在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城乡发展、人口流动、工农关系、制度转型以及均衡发展问题时的政策及后果,可为我国城市化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咨询报告

中心研究人员撰写的30余份智库成果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


三、科研项目

立项(4项)

1.中心胡巍葳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

20241月,中心副研究员胡巍葳主持的“俄罗斯媒体对习近平全球文明倡议的阐释与研究”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3-KYYWF-1582

2.中心唐薇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

20241月,中心副研究员唐薇主持的“塔拉斯·谢甫琴科诗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3-KYYWF-1522

3.中心王凌宇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

20241月,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凌宇主持的“古罗斯文学传统视阈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研究”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3-KYYWF-1589

4.中心白雪涛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

20241月,中心助理研究员白雪涛主持的“欧亚主义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构建”获批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3-KYYWF-1590

结项(2项)

1.中心姜振军研究员主持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智库项目)结项

20243月,中心姜振军研究员主持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智库项目)“黑河市打造中俄边境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兴边富民试点市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2ZK511),经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合格(结项证书编号:2024255)。

2.中心戚文海研究员主持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智库项目)结项

2024年3月,中心戚文海研究员主持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智库项目)“加快释放自贸区外溢效应、带动内陆城市联动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2ZK512),经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合格(结项证书编号:2024256)。



四、科研获奖

中心7位老师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奖:

1.中心李淑华研究员的论文《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生态环境的影响》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外语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中心于小琴研究员的著作《俄罗斯远东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历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中心沈莉华研究员的论文《“新俄罗斯”历史归属问题探源》 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历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4.中心副研究员滕仁的研究报告《俄罗斯对话粮食出口形势及我省加强俄粮食领域深度合作建议》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历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5.中心信娜研究员的著作《术语翻译方法论》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外语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6.中心李秀蛟副研究员的论文《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的政策》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法学、政治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7.中心胡巍葳副研究员的论文《俄罗斯媒体对中共建党一百周年的报道及评价》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外语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中心7位老师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中心于小琴研究员的专著《俄罗斯远东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中心胡巍葳副研究员的论文《俄罗斯媒体对中共建党一百周年的报道及评价》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中心李秀蛟副研究员的研究报告 《俄罗斯应对阿**局势的分析》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4.中心姜振军研究员的论文《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合作研究》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5.中心滕仁副研究员的研究报告《俄罗斯对华粮食出口形势及**合作建议》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6.中心信娜研究员的专著《术语翻译方法论》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7.中心唐薇副研究员的专著《塔拉斯谢普琴科诗文的文本研究》荣获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中心4位老师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中心李淑华研究员的著作《俄罗斯大众传媒研究 》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中心刘锟研究员的论文《论洛谢夫音乐现象学》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中心滕仁副研究员的研究报告《近期俄朝**及对策建议》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中心沈莉华研究员的论文《“新俄罗斯”历史归属问题探源》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四、学术交流


1.中心李淑华研究员参加"2023俄罗斯内政外交评估"学术研讨会

2024年1月5—7日,“2023俄罗斯内政外交评估”学术研究讨会在广州召开。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代表与会参加讨论交流。中心研究员李淑华应邀参会,并围绕“中俄林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作”做专题发言。

——李淑华  讯

2.大连理工大学倪建平教授来中心作学术讲座

2024年3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亚国际发展和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倪建平来我中心作了题为《高校智库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创新路径和优化策略》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心副主任滕仁主持。

倪建平教授从“精准定位”“发挥优势”“联动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智库建设的创新路径。他指出,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地方和自身特色,建立内外融合咨政团队。倪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提出要及时把握决策层的核心关切、适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着力建成智库成果直报决策层的渠道和机制、打磨完成高质量的咨政要报等四个方面的专报撰写的优化策略。

倪建平教授以敏锐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中心教师对高校智库建设和咨政报告的撰写与呈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互动环节,倪建平教授就搜集材料的途径、选题方向的确定等问题解答了教师的提问。

——陈思旭  讯


3.中心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刘华芹教授作学术讲座

2024年3月22日,应中心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于在主楼D422中心会议室为中心师生作了题为《中俄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展望》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心靳会新研究员主持。

刘华芹研究员从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走向三方面展开本次讲座内容。刘华芹研究员从法律文件、合作机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项目合作及地方合作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双方在合作的法律基础、物流运输、政策环境、美欧次级制裁等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研判了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合作方向。

本次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响良好,对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陈思旭  讯

4.复旦大学冯玉军教授应邀为中心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4年3月25日上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应邀在主楼A418会议室为中心师生作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俄乌冲突下的国际大变局》,讲座由中心马蔚云研究员主持。

冯玉军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六个问题展开。一是观察国际战略形势的方法论及四个基本观念,他强调,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国际关系方法理论来洞察国际局势的演变。二是俄乌冲突的历史背景、进程和前景。三是俄乌冲突对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影响。四是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多重影响。他指出,俄乌冲突给欧洲一体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俄乌冲突中的制裁和反制裁让俄欧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和遭受损失的不对称性更加凸显。五是俄乌冲突对全球化分化与经济体系重构及全球战略影响。六是俄乌冲突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

讲座最后,马蔚云研究员进行了总结,他对冯玉军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参加讲座的师生积极冯玉军教授提问,他予以了细致解答。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陈思旭  讯

5.中心刘锟研究员参加俄罗斯“洛谢夫之家”科研图书馆及纪念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线上学术沙龙

2024年3月29日,刘锟研究员受邀与俄罗斯“洛谢夫之家”科研图书馆及纪念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线上学术沙龙,此次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徐凤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百春教授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莹副教授进行与谈和分享研究成果,刘锟研究员就“中国的洛谢夫研究”做了学术报告。学术论坛由洛谢夫之家研究室主任、莫斯科大Елена Аркадьевна Тахо-годи教授主持,会议录播资料在该图书馆网站提供播放,并被该图书馆收藏。

——刘锟  讯

6.中心白雪涛助理研究员赴江西考察

2024年3月25日至29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白雪涛跟随黑龙江省民宗委沃俊霞主任、何海波处长一行15人前往江西考察,学习、借鉴江西省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

——白雪涛  讯

7.中心滕仁副主任、白雪涛副研究员参加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下的俄朝关系:变化与影响’”学术研讨会

2024年4月8日至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课题组、中国边疆研究所东北边疆研究室、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下的俄朝关系:‘变化与影响’”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滕仁副研究员、白雪涛助理研究员参加会议。滕仁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俄朝关系》的发言,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俄朝关系的发展,并分析了俄乌冲突下俄朝关系走向。

——白雪涛  讯


五、人才培养

中心举行202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会

根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管理规定,2024年3月24日,中心在主楼D422和D414室举行202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2个专业共17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预答辩会。预答辩委员会由中心沈莉华研究员、马蔚云研究员和张春新研究员等共16位老师组成。

在本次预答辩过程中,各位答辩专家从论文框架结构、章节标题、外文翻译、参考文献等方面对各位硕士研究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经过与各位研究生的讨论,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包括整合章节内容、增加外文参考文献、修改错字错词等,为各位研究生进一步完善论文提供了宝贵意见。

——叶伊谨 讯

六、中心学术刊物目录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

语言学

试论俄罗斯当代编年本新词词典的创新……………………………………叶祎瑾 叶其松(1)

话语-历史分析视角下俄罗斯国家形象的话语构建

——以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第75届和76届联大演讲为例…………………孟  茹(12)

中国特色词汇俄译的认知转换研究

——以《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记者提问》为例…………潘  岳(23)

《18—19世纪上半叶俄语词典合集》的数字化开发及其对词汇历时研究的作用……石  琦(33)

文学与文化

从形式主义小说到元小说

——评刘淼文的《20世纪20—30年代元小说诗学》……………伊莲娜•阿•伊孔尼科娃 张尚鹤 译(40)

论拉吉舍夫的哲思

——移动性理论视域下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研究……………穆嘉伟(44)

汉俄民族社会文化定型的对比分析…………………………………………………苏哲西(52)

俄语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院校俄语专业思政教育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郝淑霞63

《外语学刊》2024年第1期

语言学:术语与辞书专题

语言学语域的学术词组研究……………………………………………………刘宇红;殷铭;1-9

《学語編》的汉字与片假名的关系………………………………………金哲俊;崔美英;10-15

语言学专科辞书的术语组织研究…………………………………………

——基于5部语言学百科词典的比较…刘金凤;梅德明;16-22

日本早期英和教学型词典的诞生及其学习化路径………………赵连振;魏向清;李斌;23-29

翻译研究:术语与翻译专题

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朱子“理”的多维诠释与翻译……………………………赖文斌;30-37

论典籍核心术语翻译的言语行为特质与话语功能…………………………………

——从“法家”的英译个案谈起戴拥军;38-42

少数民族史诗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郑丹;43-47

法律文学翻译国家性探要………………………………………

——从沙博理英译《水浒传》谈起 赵军峰;龙新元;48-53

当代视域下文化术语翻译研究的可视化分析……………………………黄鑫宇;刘润泽;54-60

外语教学:词汇习得专题

语音邻域密度、词性类别、语言水平对二语词汇联想反应的影响…………张萍;徐雅琛;61-68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粘着词根的识别加工研究…………………………………李俊敏;69-75

中国英语学习者及物类心理动词论元表征研究:

“基于使用的理论”视角………………………………………康建东;76-83

语言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题

社会认知语言学再思考………………………………………………………文旭;王鸿策;84-91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的社会性与文化身份性………………………………肖燕;92-97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华鸿燕;98-104

国别与区域研究

欧洲视野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竞合共存之道

——基于《慕尼黑安全报告》的解读………………………………付满;105-111


《俄罗斯学刊》2024年第1期

中东欧

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的建立

——兼谈东欧苏联化的背景、过程和领域…………………………朱晓中;5-30

波兰与欧洲一体化:融入与背离………………………………………………………高歌;31-52

俄罗斯文学

文学认知与国际地缘政治:欧美斯拉夫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文学…………………林精华;53-78

俄罗斯与北极

俄乌冲突下北极地区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岳鹏;顾正声;79-100

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北极战略的调整与未来走向…………………………杜晓杰;101-116

视点

阿富汗塔利班2.0时代的内外形势………………………………………………李莹莹;117-136


《中俄战略协作动态》2024年第1期

202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前景分析 ……………………………… ……马蔚云、孟一诺编译(1)

普京年度成果总结和"直播连线":经济领域问答  ……………………戚文海、杨玉媛编译(6)

俄罗斯将批准新版国家AI发展战略  …………………………………………戚文海编译(13)

俄罗斯加大对原始森林的保护力度  ………………………………李淑华、明悦编译(17) 

2023年俄罗斯木材价格平稳  …………………………………………………戚文海编译(22)

2024年北方海航道货物周转量预计从8000 万吨降至7200万吨 ………于小琴、刘国庆(26)

北极地区获得优惠贷款:俄外贸银行以2% 利率发放购房贷款 ……于小琴、范雨薇编译(29)


《中俄战略协作动态》2024年第2期

邻近中国对对远东经济有促进作用吗?……………………………………… 于小琴编译(1)

俄印能源合作……………………………………… …………………………滕仁、马娟编译(4)

俄罗斯与阿联酋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 ……………………………滕仁、张文佳编译(11)

“向东转”与俄罗斯对伊斯兰世界的外交政策………………………………白雪涛编译(16)

2024年世界大国对中亚兴趣下降的4个原因…………………………于小琴、刘国庆编译(27)

俄罗斯将在远东地区设立国际超前发展区………………………………戚文海、王媛编译(29)

特鲁特涅夫向联邦委员会做远东发展报告 …………………………………于小琴编译(32)



《中俄战略协作动态》2024年第3期

欧盟对俄新一轮制裁措施的出台与影响 ………………………………李淑华、明悦编译(1)

俄罗斯与伙伴:金砖国家担任轮值主席国的 优先事项  ………………………白雪涛编译(8)

俄乌战争两年后俄罗斯的经济  …………………………………………滕仁、马娟编译(12)

俄罗斯的预算政策已经过时  …………………………………………马蔚云、崔发博编译(20)

《俄罗斯报》:赴俄接受高等教育受欢迎 …………………………………… 胡巍葳编译(24)

2023 年远东与亚太国家贸易额创造新纪录  …………………………………于小琴编译(27)

2023 年俄远东进口日本二手车数量同比增 长 50%  ………………于小琴、范雨薇编译(29)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