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心简介

主办刊物

《外语学刊》

《外语学刊》2011年06期(总第163期)

作者:郑琪   时间:2011-11-05   点击数:

2011年第6

 

 

语言哲学

专题研究

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李洪儒(1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赵春利  杨才英(5

引进与诠释

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李红满(10

写给上帝荣光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  炤(15

我、他、世界——语言交流机制的三角定位…………………………………………孙自挥(18

语言学

语言的认知维度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研究…………………………………廖正刚    忠(21

英语名词可数性的认知解读…………………………………………………………毋亚勤(25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邹春玲(29

语言的结构维度

现代俄语中形式与意义的非对称性问题……………………………………………杜桂枝(32

论日语句群理论的构建………………………………………………………………陈百海(37

英汉语篇假设-真实模式对比研究………………………………………    苗兴伟(40

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转折关系研究………………………………………………  丹(44

基于话语共同体的商务英语体裁分析………………………………………………周文萱(48

语言的使用维度

可见性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徐学平    榕(51

评关联理论的主要贡献………………………………………………………………杜福兴(55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君瑞(59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颖(62

俄语分割结构标题研察………………………………………………………………刘丽芬(66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王瑛宇(70

话语分析

语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田海龙(74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单胜江(78

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怀(82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杨志欣(86

元语否定研究述评……………………………………………………………………王志英(90

外语教学

二语阅读中语境线索水平对词义推测的影响……………………………王改燕    霖(94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宋学智(98

翻译研究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黄忠廉(101

阐释之循环之于古典诗词英译解读的方法论意义……………………………吴慧坚(105

拈连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拈连译观”………………………………………………侯国金(109

翻译测试的评分员信度研究…………………………………………………………肖维青(115

文学研究

论梅列日科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  锟(120

乔伊斯《小云朵》中的叙述聚焦形式研究………………………………侯桂杰  李千钧(124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徐文培    增(128

中心与边缘…………………………………………………………………董艳焱  刘克东(132

术语学研究

关于术语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林春泽(135

terminography的两种解读………………………………………………………叶其松(139

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   李洪儒

  要:综观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语言研究,语言哲学作为重要术语,随处可见。但是,无论它作为术语还是学科,都亟须厘清。文章紧紧抓住语言语言哲学两个关节,将语言界定为一种特殊实在;把语言哲学的主要流派区分为分析性语言哲学和本体论语言哲学,进而提出,语言哲学是以语言这一在者/是者为对象,通过语言分析和解释来揭示人和人的世界的科学。文章特别指出,与一般本体论相比,本体论语言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除了须要研究语言的在和是以外,由于在者/是者不确定,还须要科学论证语言是在者/是者。通过追问语言本质、反思语言哲学以及界定语言哲学三个环节,初步呈现出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语言;分析性语言哲学;本体论语言哲学;语言哲学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赵春利  杨才英

  要:本文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第三人称、言语主体、主体间性和交流结构的角度描述言语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呈现方式,探讨作为整体的言语行为的可理解性、说者赋予意义行为(含义意向)与构建对象性关系行为(含义充实)的本质、实现话语交往功能的意识意向性和主体间性以及交流行为的普遍原则,以期深入地揭示言语行为的外在和内在特征以及主体的参与方式。

关键词:言语行为;含义意向;含义充实;现象学

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探索   李红满

  要: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吉尔·德勒兹在语言论转向中以其多元流变的块茎思维模式对乔姆斯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树状模式和二元逻辑展开强烈的抨击和批判,创造了一系列特色斐然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形成了一种以差异性、多样性和生成论为特征的独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在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旨在对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的一些关键概念和重要问题进行梳理和阐述,分析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观念的渊源与特征,以促进我国语言界对现当代西方后结构主义语言哲学思潮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德勒兹;语言;块茎;流变;褶子;解辖域化

写给上帝荣光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   

  要:维特根斯坦一生的哲学研究都以语言为中心展开,不论是他早期的《逻辑哲学论》还是中后期的《哲学评论》、《哲学研究》等都体现了他哲学就是语言批判的观点。那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给世人启示了什么;作为语言拥有者和语言批判者的人,他与世界和语言处于怎样的关系中呢?本文力图沿着维特根斯坦语言探索的路径,彰显他一生思想的旨归——“写给上帝的荣光,探析人本真的生存意义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意义;可说的;不可说的

我、他、世界——语言交流机制的三角定位   孙自挥

  要:戴维森的三角定位说在意义解释哲学中独树一帜。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言说者(我)、解释者(他)与双方所共有的世界之间的多重互动来确定言说者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并依此获得话语意义的解释。该学说搭建了主体间、主体和客体等不同世界之间的桥梁,能够从更加广阔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交互关系入手考察语言交流的本质。

关键词:三角定位;戴维森;语言交流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研究廖正刚   

  要:在英汉两种语篇当中,英语和汉语都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时,其动化度明显低于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动化度。英语基本颜色词在句法层面靠形态及屈折手段实现时体变化,汉语基本颜色词在动化过程中无形态变化。在小句层面,动化后的汉语基本颜色词大都可接等功能词表示时体的变化。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 跨语法范畴;对比

英语名词可数性的认知解读  毋亚勤 

  要: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依据有界性、同质性、分割性与叠加性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本文进一步在Langacker认知语法框架内解读名词可数性,讨论认知域、辖域、抽象度与名词可数性的辩证关系,诠释视角的转换引起的名词可数性的不同识解。可数性其实只局限于名词在例示域的有界性;辖域的转换可以在可数名词的边界内刻划不可数名词;同质性的认定取决于识解的抽象度;抽象度也用来解释可数名词复数与不可数名词在分割性与叠加性上的相似性。

关键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认知域;辖域;抽象度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邹春玲 

  要:针对场境理论解释的不足,本文重申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等理论为基础,认定属性操作为含意获取的最简方案,确定言外转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属性强加联想;模糊推理;场境

现代俄语中形式与意义的非对称性问题杜桂枝 

  要:本文试图根据现代俄语语言学中关于句子各个层面的非对称性这一重要理论,对句子形式结构中的主语、意义结构中的主体之间非对称性的表现形式、句法特征和逻辑语义功能进行研究和描述,以揭示语言形式与意义非对称性的本质。

关键词:主语;形式结构;逻辑语义

论日语句群理论的构建陈百海

  要:日语句群研究是日语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目前有关日语句群理论却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现象,日语句群理论的构建也相对迟缓。为此,本文从日语句群理论构建的必要性角度,阐述了日语句群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构建方法,强调了加强句群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力图为日语句群理论以及句群教学理论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日语; 句群; 句群理论; 理论构建

英汉语篇假设-真实模式对比研究       苗兴伟 

  要:假设-真实模式是常见的语篇模式之一,在英语中该模式具有突出的结构特征和明显的词汇标记,以之为参照,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明晰汉语语篇中假设-真实模式所呈现的特点,以及英汉语篇在结构特征、词汇标记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这在帮助外语学习者发掘该模式特定的语篇组织功能,掌握语篇建构的内在规律,提高理解和组织语篇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篇模式;假设-真实模式;对比

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转折关系研究     

  要:语篇是一个有层级结构的关系系统,该系统由一套有限的小句关系纵横交织形成。转折关系是语篇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小句关系。本文在以往关于转折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的分布情况、表现特征以及篇章功能。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转折关系,丰富和完善小句关系理论,指导学术论文写作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转折关系;分布特征;表现特征;篇章功能

基于话语共同体的商务英语体裁分析  周文萱 

  要:商务英语体裁分析是商务英语应用和促进商务活动成功开展的重要内容,由于话语共同体包含了商务英语的主要特征,因此成为商务英语体裁分析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在话语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商务话语共同体的概念。商务话语共同体主要包括交际目的、交流机制和特殊词汇的使用等环节。在分析这些环节的基础上,建构商务英语体裁分析模式,并以个案研究对其加以验证。

关键词:体裁分析;话语共同体;商务英语

可见性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徐学平     

  要:本研究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发现说话人使用空间指示语去指别真实情境中两个等距的所指物时,所指物的可见性特征对远近指示语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即说话人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形式来指别看得见的所指物;但是,当指别看不见的所指物时,使用远指形式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传统的空间距离观不能完全解释这一实验结果,而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却能给以更好地解释。空间指示语的语义结构中所蕴含的远近距离对照是图式性质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体验是远近语义发生的基础。

关键词:空间指示语;可见性;选择;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式

评关联理论的主要贡献  杜福兴 

  要:关联理论抓住了语用交际与认知的共同本质——寻找关联性,同时发现了语用交际与认知在同质基础上最根本的区别——在关联量上的区别——认知往往是寻找最大关联性,但交际中的理解是寻找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关联理论不仅对话语理解的推理做出更全面、合理的解释,而且发现了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关联理论的这些贡献将对语用认知学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的贡献;交际;认知;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  君瑞 

  要:本文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系统观,从语义的角度对时态重新加以解释,并认为时态的划分不应该由表达形式来决定,而是应该由所要表达的时间意义来决定。时态同样存在着层次性,每一个时间意义都有多个表达形式,在这些形式中存在着核心形式和边缘形式,而且边缘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附加意义。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解释传统语法中时态的形式与意义不符的问题。

关键词:时态;语言系统;语义/意义;层次性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要:委婉表达方式是交际过程中的润滑剂。在叙述事情时,日语中往往借助于委婉表达来曲折迂回地体现说话人的观点,从而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气氛。委婉表达借助语义的模糊性,将确定的判断与含蓄的语义结合为一体,构建出符合交际理念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模糊性;委婉表达;语义外延;适用性

俄语分割结构标题研察刘丽芬 

  要:以俄罗斯报刊标题为对象,分析了分割结构标题。由研究可知,分割结构常见于报纸标题,其他刊物少见。常被分割的是句子主要或次要成分,前者分割的是同等成分,后者分割的有定语、补语和状语,以状语为主;其次是分句或从句,再次是单句。分割结构强调言语链中单个成分的自身价值和重要性,反映了现代俄语句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俄语标题;分割结构;主要成分;次要成分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王瑛宇

  要:本文从心理学和语篇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提出受话人对于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作用是通过显性诠释和隐性诠释两个层次实现的。交际中的语篇及语境因素同时激活了长时记忆中多种图式,它们被迅速组合成几种心理模型,其中明示出来的部分构成了显性诠释意义,而其他部分则成为隐性诠释意义,它们的并存体现了参与者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关键词:受话人;图式; 心理模型;显性诠释;隐性诠释

语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田海龙

  要:语境研究在社会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同的研究重点、方法与目的决定了二者对语境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语境理论可以成为社会语言学传统语境研究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语境;社会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单胜江 

  要: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语篇作者所隐含的观点,并掌握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本文在论述批评性话语分析新闻语篇的内涵、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步骤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并提出了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

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怀 

  要:事件结构理论是将事件和事件结构用于句法-词汇语义接口研究,探讨从事件到句法的映射理论。该理论起源于词汇语义学的动词体结构研究、逻辑语义学的事件语义研究和生成语义学的谓词解构分析。语法学使用谓词解构,将事件分解为基本动词组成的结构并表征到句法中,这种表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事件结构从词库映射到句法;二是事件结构直接映射到句法。

关键词:事件;事件结构;句法;词汇语义;接口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杨志欣

  要: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整体连贯性是说明整个语篇性质的非线性的语篇成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语篇的整体连贯体现为由部分形成整个语篇的过程。本文以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和超结构图式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俄语广告语篇的整体连贯性。

关键词:宏观结构;超结构;整体连贯性

元语否定研究述评  王志英 

  要:本文对元语否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相应的评论,以期能对国内元语否定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我们依据元语否定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元语否定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元语否定;认知机制;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二语阅读中语境线索水平对词义推测的影响  王改燕   

  要:词义推测是二语阅读中附带词汇习得过程的关键环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语境线索水平对三组不同词汇知识水平的学习者的词义推测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词汇知识水平与词义推测能力之间正相关;误导线索和无线索影响词义的准确推测,且误导线索比无线索更容易导致推测错误;学习者对名词词义推测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动词和形容词词义的推测;文本线索水平影响学习者对推测结果的自信心。

关键词:二语词汇知识水平;语境线索水平;词义推测;自信心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宋学智 

  要:FOU新概念以帮助外国学生在法国大学顺利入学、就学并取得学业成功为目标。它是对外法语教学的新尝试,也是对外法语研究的新视角。它主张语言与文化并重,通过关注语言外的种种文化因素,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它对于反思我国法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和策略有现实意义;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与实用能力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FOU;新概念;法语教学;综合能力;语言交际能力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黄忠廉

  要:新世纪前后三十几年变译现象逐渐为中外译学界所发现,并得到深入研究,于世纪之交产生了变译理论。考察国内外变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至少可以归纳出10对研究类型。这20种研究类型,既可单独成对,又可交叉成网,共同深化变译理论研究。

关键词:变译;变译理论;类型;研究方法

阐释之循环之于古典诗词英译解读的方法论意义吴慧坚

  要:辨义在古典诗词翻译中尤显重要。钱钟书所论的阐释之循环为古典诗词英译释义与解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将传统语言学的训诂方法与现代语篇翻译理论相结合,阐明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应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交互往复地进行。关键词:阐释之循环;训诂;关联性语境融合

拈连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拈连译观” 侯国金

  要:本文首先从语用修辞学视角厘清了拈连研究的是非,指出了英汉拈连的异同,并通过拈连的形式-语义条件,指出了拈连和轭配的异同。拈连使用者就是为了实现较高的语用标记值才使用拈连,因此译者应该着力再现之。拈连的语用翻译观的主旨为在尽量等效译出原文的显义和含义的基础上,要尽量以拈译拈且不丧失原文的其他修辞价值,在极难的情况下,宁可酌情牺牲原文的意义而以另类拈连或其他修辞手法译之,以达近效。关键词:拈连;语用标记值;拈连译观

翻译测试的评分员信度研究——TEM8翻译项目评分员问卷调查记略 肖维青

  要:对文本翻译测试这样的主观性测试来说,评分员信度是衡量测试质量,确保其公平、公正使用的主要指标。本文在2010年全国TEM8翻译项目评分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提高翻译测试评分员信度的策略,用调查数据证实评分员对细化评分标准、网上试评(培训评分员)以及使用网上阅卷自查功能的积极反映,并进行对新评分方案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关键词:评分员信度;主观性翻译测试;问卷调查;八级考试

论梅列日科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   

  要: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艺术思想颇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他历史题材的象征主义宗教小说创作在很多方面,如对世界的存在主义思考、人格分裂题旨以及小说时空、场景、人物的戏剧化表现等都继承并发展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诗学传统,同时在不同的宗教观念影响下形成了梅列日科夫斯基独特的叙事原则和诗学特征。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梅列日科夫斯基;戏剧化场景;人格分裂

乔伊斯《小云朵》中的叙述聚焦形式研究侯桂杰  李千钧

  要:叙述聚焦是以某种视角对叙述内容进行选择和限制的手段。通过聚焦,可以突出表现聚焦者的眼界和思想特征。本文以热奈特的理论为基础,对乔伊斯的《小云朵》的叙述聚焦形式做以探究,揭示其聚焦规律以及叙述聚焦与主题展现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小云朵》;叙述聚焦;零度聚焦;内聚焦;外聚焦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  徐文培     

  要:互文性理论在文本符号特性基础上,为文学文本阐释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可能性,带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深刻变化。本文通过梳理和评介法国互文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美国耶鲁学派的解构主张,意在阐明当代文学批评向文本间性以及超越传统文学界限的大文化视域的转变。

关键词:互文性;文学批评;创造性

中心与边缘——《午夜的孩子》与《兄弟》中人物身份的动态建构 董艳焱  刘克东 

  要:塞尔曼·拉什迪的小说《午夜的孩子》和余华的小说《兄弟》是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在两部史诗般恢宏的作品中,人物的身份问题成为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一系列诸如身份、身体、中心和边缘等热点问题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身处后殖民主义和解构主义语境下的作家对于身处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的知识分子的身份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身份;中心;边缘;身份分裂

关于术语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林春泽 

  要:术语学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在术语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概念系统是术语的基础。随着术语学的发展与深入,术语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已超出了语言学范畴,吸收了符号学、逻辑学、系统论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术语学独特的综合研究方法。术语的社会功能、术语的进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与民族语言、术语翻译、术语的形式结构与信息结构、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仍然是术语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术语;概念;形式结构;研究方法

terminography的两种解读  叶其松

  要:本文将术语学和词典学中的同形术语terminography作为个案研究:梳理此概念的提出和演进过程,从编纂对象性质、编纂原则、编纂方法和编纂目标4个方面辨析其概念内容的差异,并从认识论、语言系统规律和术语学理论3个角度试析同形现象出现的原因。本文旨在表明:同形现象可在相近学科之间产生并影响专业交流,为免于此,可将术语学和词典学中的terminography分别称作术语编纂术语词典学

关键词:术语学;词典学;同形术语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

  •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黑ICP备14005517号-5    查号台:0451-86608114 传真:+86 0451-86661259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